歷經32屆沉澱與洗禮的“CHINAPLAS 國際橡塑展”,首次遷址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以逾34萬平方米的空前規模,吸引了3,964家展商和180,701名專業觀眾,無論是展會面積、展商數量,還是觀眾人數,均刷新了歷史新紀錄。對於參展成果和觀眾的質素,展商普遍表示非常滿意,大部分展商認同展出結果超出預期。

 高規模‧觀眾人數勁增21.6% 

“CHINAPLAS 2018 國際橡塑展”於4月24日火爆盛啟,延續四天熱度不減,當中尤以第二天參觀人數為最多,達到64,385。展會敞開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橡塑圈人士前來切磋技藝。據統計,當中有43,381人(24.0%)來自海外,包括印度、印尼、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台灣、泰國、土耳其、英國、越南和美國等150個國家和地區。相比兩年前在浦東舉辦的上海展,觀眾人數增長21.6%;相比去年廣州展,增長16.4%。 

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雅琪女士談到:“展會首次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意味著進入新的里程;我們從一開始的幾千平米,發展到今天的34萬多平方米,可以說走過的是一段絕不簡單的旅程。或許有人會認為,“‘CHINAPLAS國際橡塑展’在市場上已經建立穩固的地位,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非常容易。作為主辦方的我們,卻深深明白事實並非如此。展會能克服遷址的重大挑戰並取得超出預期的成功,全賴團隊的勤奮、堅毅、努力不懈、拼搏進取及創新的精神,洞見行業趨勢,時刻關注市場所需,以及各團隊成員之間、及與展會合作夥伴之間的緊密合作。” 

“我們在兩年前已著手籌展。700多天中,我們一次次溝通協調各方需求與意見,如何重新規劃主題專區分布,如何提升觀眾觀展體驗,每個細節都反復斟酌。過程雖然艱辛卻收穫滿滿,我們取得了更為豐富的、寶貴的辦展經驗。”梁雅琪補充道。 

高水準‧鎖定高新科技 

要實現展會的可持續發展,除了不斷提升展會的規模,主辦方更著力提高展會的品質,將“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打造為一個高水準、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交流與發布平台。 

本屆展會為業界精心“烹製”出了一場“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展商們不遺餘力地亮出看家功夫,推出精密自動化成型裝備、柔性及精益生產、增材製造、產品一體化、智能生產系統、新型傳感技術、人機協作的智能製造技術;耐高/低溫、親膚質感、降噪、吸聲、減震、薄壁、輕量化、具彈性記憶、自粘接性、抗油/水解性、高透光性、高光澤度、具芳香、具表面紋理、多色等高新材料;減少工序及縮短成型周期、微發泡工藝、免噴塗、低VOCs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回收循環利用等環保科技。 

展會中除有超過120項全球或亞洲首發技術外,不得不提重點同期活動 -“科技講台”,以開放論壇的形式,向業界推出40多項極具代表性的前沿熱點技術。展會增設的“3D技術專區”、“熱塑性彈性體及橡膠專區”及“新星技術館”均廣受好評。“第三屆工業4.0論壇”、“設計 x 創新:CMF靈感之源”、“醫用塑料匯”,以及多場延伸至各個應用行業的交流活動,也煥發出別樣光彩,場場座無虛席,引來一片叫好。 

“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搬遷到新的展示場所,由此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以及更為充分的展示機會。展會不僅密集發布世界級的前沿熱點科技,更高度集結全球橡塑界的重量級人士,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姿態,踴躍交流創新技術,探討行業發展趨勢,挖掘無限商機。 

高評價‧橡塑魔力勢不可擋 

展會首次遷址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給展商、觀眾帶來全新體驗。四天的時間,近4000家展商的全明星陣容,大有來頭的黑科技,酷炫的展台及展館布置,令許多觀眾直呼“看不夠,逛不完”。展會因其高水準展出,被業內人士譽為橡塑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惠普Indigo數字印刷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經理蔡雯女士稱:“今年是惠普首次攜Indigo數字印刷技術亮相國際橡塑展,旨在進一步開拓塑料軟包裝市場,國際橡塑展無疑是最佳平台。惠普展台人流如鯽,通過展會我們獲取了非常高質量的銷售線索。” 

此外,展會還收穫現場觀眾好評如潮—— 

歷經32屆沉澱與洗禮的“CHINAPLAS 國際橡塑展”,首次遷址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以逾34萬平方米的空前規模,吸引了3,964家展商和180,701名專業觀眾,無論是展會面積、展商數量,還是觀眾人數,均刷新了歷史新紀錄。對於參展成果和觀眾的質素,展商普遍表示非常滿意,大部分展商認同展出結果超出預期。

 高規模‧觀眾人數勁增21.6% 

“CHINAPLAS 2018 國際橡塑展”於4月24日火爆盛啟,延續四天熱度不減,當中尤以第二天參觀人數為最多,達到64,385。展會敞開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橡塑圈人士前來切磋技藝。據統計,當中有43,381人(24.0%)來自海外,包括印度、印尼、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台灣、泰國、土耳其、英國、越南和美國等150個國家和地區。相比兩年前在浦東舉辦的上海展,觀眾人數增長21.6%;相比去年廣州展,增長16.4%。 

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雅琪女士談到:“展會首次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意味著進入新的里程;我們從一開始的幾千平米,發展到今天的34萬多平方米,可以說走過的是一段絕不簡單的旅程。或許有人會認為,“‘CHINAPLAS國際橡塑展’在市場上已經建立穩固的地位,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非常容易。作為主辦方的我們,卻深深明白事實並非如此。展會能克服遷址的重大挑戰並取得超出預期的成功,全賴團隊的勤奮、堅毅、努力不懈、拼搏進取及創新的精神,洞見行業趨勢,時刻關注市場所需,以及各團隊成員之間、及與展會合作夥伴之間的緊密合作。” 

“我們在兩年前已著手籌展。700多天中,我們一次次溝通協調各方需求與意見,如何重新規劃主題專區分布,如何提升觀眾觀展體驗,每個細節都反復斟酌。過程雖然艱辛卻收穫滿滿,我們取得了更為豐富的、寶貴的辦展經驗。”梁雅琪補充道。 

高水準‧鎖定高新科技 

要實現展會的可持續發展,除了不斷提升展會的規模,主辦方更著力提高展會的品質,將“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打造為一個高水準、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交流與發布平台。 

本屆展會為業界精心“烹製”出了一場“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展商們不遺餘力地亮出看家功夫,推出精密自動化成型裝備、柔性及精益生產、增材製造、產品一體化、智能生產系統、新型傳感技術、人機協作的智能製造技術;耐高/低溫、親膚質感、降噪、吸聲、減震、薄壁、輕量化、具彈性記憶、自粘接性、抗油/水解性、高透光性、高光澤度、具芳香、具表面紋理、多色等高新材料;減少工序及縮短成型周期、微發泡工藝、免噴塗、低VOCs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回收循環利用等環保科技。 

展會中除有超過120項全球或亞洲首發技術外,不得不提重點同期活動 -“科技講台”,以開放論壇的形式,向業界推出40多項極具代表性的前沿熱點技術。展會增設的“3D技術專區”、“熱塑性彈性體及橡膠專區”及“新星技術館”均廣受好評。“第三屆工業4.0論壇”、“設計 x 創新:CMF靈感之源”、“醫用塑料匯”,以及多場延伸至各個應用行業的交流活動,也煥發出別樣光彩,場場座無虛席,引來一片叫好。 

“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搬遷到新的展示場所,由此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以及更為充分的展示機會。展會不僅密集發布世界級的前沿熱點科技,更高度集結全球橡塑界的重量級人士,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姿態,踴躍交流創新技術,探討行業發展趨勢,挖掘無限商機。 

高評價‧橡塑魔力勢不可擋 

展會首次遷址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給展商、觀眾帶來全新體驗。四天的時間,近4000家展商的全明星陣容,大有來頭的黑科技,酷炫的展台及展館布置,令許多觀眾直呼“看不夠,逛不完”。展會因其高水準展出,被業內人士譽為橡塑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惠普Indigo數字印刷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經理蔡雯女士稱:“今年是惠普首次攜Indigo數字印刷技術亮相國際橡塑展,旨在進一步開拓塑料軟包裝市場,國際橡塑展無疑是最佳平台。惠普展台人流如鯽,通過展會我們獲取了非常高質量的銷售線索。” 

此外,展會還收穫現場觀眾好評如潮—— 

企业商业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超越首届,增加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例——这是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展览规模占上海全年办展数量的三成多——这是位于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不论第一届进博会还是现在正在火热上演的上海车展,四叶幸运草造型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幸运”背后,上海无论是在会展还是在场所设置,都有一本精细的账。这本从一个点位向外向纵深辐射的账,对一线城市的“会展下经济”、会展城市群的建立有很多借鉴意义。

效率:聚起全球贸易的“加速度”

第二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第二届进博会倒计时

一届能填满27万平方米的展会,国际通常的培育时间是15年。而进博会就从这27万平方米起步,今年企业商业展规划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超越首届。

截至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签约或报名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各展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展位紧张状况,个别展区已超饱和,还有大量企业正在踊跃报名参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孙成海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第二届进博会招商工作将“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优化采购商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邀请力度,积极邀请境外采购商到会洽谈”。

“更有一些境外企业因第一届进博会受益,第二次直接找我们定了场地。”倒计时199天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副总裁宁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副总裁宁风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上海以994场展览、1906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高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上海展览总面积距登上2000万平方米台阶仅一步之遥,为全球展览城市第一。

“这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大成就,是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的生动例证。”“报告”中称。

纵深:从“风向标”到会外“买买买”

首届进博会作为2018年国别最广、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首次举办就跻身全球前十大商业展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为何称是“一大创举”?从展会构架上,就有些不一样。

“最顶端,我们有元首级会议;其次有部长会;再往下,有企业、买家。”宁风的描述,让记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大会议厅,去年曾经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至今还保留原样,沙发座椅上还贴有与会国国旗。

孙成海在通气会上称,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坚持高层次国际论坛定位,陆续邀请有关国家政要、重量级产学研界嘉宾等,围绕推动全球经济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开展对话交流,论坛也将“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化运作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些商业企业来,不仅是为了交易,更是把进博会当‘风向标’,希望通过今年的会听风向,寻求未来5年的新商机。”宁风感慨,中国正在越来越主动地和世界融通、互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