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重要手段的会议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增大,会议产业的社会经济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会议中心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会议中心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时满足了会议市场增长的需求,有效地带动了城市会议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会议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专业会展中心、会议中心的建设也才有10年左右的历史,人们对于会议市场以及会议中心规划设计基本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我国会议中心目前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对国内外会议中心市场的研究以及为多家会议中心设施提供规划设计咨询的经验,拟就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供业界讨论。1.关于会议中心的分类会议中心依据其目的与相关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1  专业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与酒店、餐饮等相组合构成 “专业会议中心”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满足中型(比如300-500人)以上会议基本需求的类型齐全的会议室,而且这些会议室在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二是会议室的专业性较强,如具备专业视听设备等;三是具备餐饮及住宿功能。另外,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会议中心需具备一定的展览功能以及丰富的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健身、文化等配套,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议综合体”(综合体,all-in-one)设施。“专业会议中心”的综合配套水平是决定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换句话说,缺乏酒店等配套设施的“专业会议中心”的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1.2  会展中心(convention center)——与展览组合由于会议与展览活动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会议附带展览以及展览附带会议将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会议与展览功能相结合是会议中心设施的基本组合模式之一。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会展中心,具有很强的会议功能。据美国Tradeshow Week统计,美国会展中心设施中会议空间与展览空间之比平均为25:100。我国前些年建成的“会展中心”实际上是“展览中心”,会议功能很弱。不过根据《会议》杂志的调查,我国刚刚建成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会展中心”,其会议功能大多都比较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会展中心”、“博览中心”设施中的会议设施部分通常会被称为“会议中心”。以会议、展览功能为主,再辅之以其他相关功能,这类设施就成了“会展综合体”。1.3  专用会议中心(purpose-built conference center)——以满足特定需求为主的会议设施“专用会议中心”是政府、企业、学校、科研结构等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建设的会议中心设施,这类设施可以是办公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栋独立的建筑。这类设施的规模一般不是很大,它们也会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对外承接业务。如果是建设在机构院落或办公设施内部,这类会议中心通常也没有其他配套功能。2.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综合性由于会议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都在2-3天,甚至3-5天或更长,会议团队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都需要在会议中心设施中完成,因此,会议中心需要为会议团队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提供举办会议所需的各种条件,如会议室等;二是满足会议代表生理方面的需要,如吃、住等;三是满足会议代表会议之余的休闲、娱乐、购物、美食、健身、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另外,随着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以及会议与展览融合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会议中心具备良好的展览展示条件就显得日趋重要。长期以来,国内一些人对于会议中心应有功能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觉得只要有一个开会的地方就行了,至于会议代表其它方面的需求就很少会去考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议代表对于会议中心设施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从发展趋势看,会议中心在核心功能(如会议室等)过硬的条件下,综合性越强,竞争力水平就越高。2.2  一体化“一体化”主要是指对会议中心设施进行集约化规划和设计,使会议中心的各项核心功能与辅助功能在空间上尽可能相互靠近,以最大程度方便会议代表在各个功能区间走动,提高设施的综合利用率等。“一体化”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天气等因素等对会议代表在各功能区间活动产生的干扰。初步测算,采用“一体化”规划设计的会议中心,不仅效率提升、能耗降低,其聚集人气方面的效果也是数倍于分散功能的会议中心设施。从会议展览设施发展趋势分析,“一体化”是必然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议中心设施在“一体化”规划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差距。2.3  高科技与环保在发达国家,会议中心设施是最能体现高科技与环保技术水平的建筑类型之一。虽然我国新建会议中心设施的科技含量与环保技术水平都在快速提升,但整体状况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从发展趋势看,国际会议中心的高科技因素主要与互联网、通讯、视听以及现场技术等有关,而环保技术则通常与节能、绿色、生态等联系在一起。代表着国际绿色建筑物最高标准的美国LEED认证,是国际国内会议中心设施在绿色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是目前国际上获得LEED认证的规模最大的会议娱乐综合体设施。我们国家一些会议中心设施在这方面需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有的会议中心非但谈不上高科技与环保,就连基本的节能都很难做到。比如,不能有效把握空间层高与当地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空间布局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能源消耗过高、人力资源浪费等。会议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相关的原则很多,无法一一讨论,比如国际性与本地特色、辅助功能的亮点策划等也很重要。随着社会进步节奏的加快,会议中心只是作为“开会的地方”的时代已经开始结束,未来的会议中心将成为“工作+娱乐”(work+play)的地方,这就为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相关方如投资方、运营方以及规划师、设计师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我国会议中心规划设计需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3.1  关于最大会议厅面积与会议室数量问题最大会议厅面积是整个会议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的核心指标之一,会议室数量、宴会厅面积与数量、展览面积,甚至厨房面积、酒店客房数量等都与之有关。最大会议厅面积设定的参考因素有:所在城市会议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议中心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总投资额与占地面积、周边环境与已有设施的功能优势等。会议室的总量与最大会议厅的面积、客房量、设施特点等有关。假如一个会议中心希望接待规模达2000人的会议,那么,最大会议厅的面积可设定为2000平米(除去固定舞台面积,每人所占面积0.8-1平米),会议室数量至少在25-30个之间,因为2000人左右规模的会议通常在全体会议之后会有20-30个左右的分组讨论会。我国很多会议中心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对其它相关因素考虑得会很少,设定最大会议厅面积与会议室数量也都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我国知名城市的一个会议中心,最大会议厅面积达到了2500平米以上,可配套的小会议室只有一个。北京郊区一家会议酒店,最大会议厅面积近2000平米,配套的会议室数量也不少,可这些会议室的面积都很小,无法举办分组论坛。还有的会议中心会议室数量很多,可缺乏大型会议空间,无法接待大型会议,使得这些中小会议室的利用率很低,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酒店的入住率水平。3.2  会议厅与宴会厅的关系我国会议中心在规划设计时,对于会议空间与宴会空间匹配关系的处理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会议中心要么是只有会议厅没有宴会厅,要么是只有宴会厅而缺少会议厅,总之,要想在大型会议结束后举行大型宴会就很困难。这个让会议组织者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会议中心管理方的重视,但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国会议市场的特点是,会议期间一定要举办一次或多次大型宴会活动,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有一些差异。3.3  宴会厅与厨房的关系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设计一个面积很大很漂亮的宴会厅远比建设同样面积的厨房设施更为重要。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要么厨房面积与宴会厅面积不匹配,要么是厨房与宴会厅的空间关系布置不合理,实际运营很不方便。一般来说,厨房相关面积要与其所服务的宴会厅的面积略小或基本相当,因为很多与餐饮服务相关的功能都要在其中实现,比如食品运输与装卸、仓储、粗加工、精加工、清洗等;服务流、垃圾流等;餐饮办公与服务人员更衣、用餐、开会、洗澡等。而且,由于餐饮需要大量的现场服务人员,各种流线的设计一定要十分合理,否则既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影响餐饮服务质量。我国一个城市新建的大型会议中心,厨房面积只是宴会厅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且流线设计很不合理。我国北方一个城市的会议中心,中小宴会厅周边或上下都没有相应的厨房设施,餐饮供应需通过百米之外的厨房来完成。这样做不仅劳动力成本过高,餐饮服务质量也无从保证。至于流线设计不合理的会议中心、酒店就更多了,我们在用餐区经常看见服务人员及餐饮推车在眼前晃来晃去,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3.4  会议中心与酒店之间的关系与展览活动有所不同的是,会议往往与住宿、餐饮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我国早些年建成的会议中心很多缺乏配套酒店,可目前的情况正在向好处转变。根据《会议》杂志所作的统计,2009年-2014年期间投入运营的会展中心、会议中心90%以上拥有自己的配套酒店设施,而且客房量平均达到了1000间以上。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会议中心的配套酒店以五星级为主,我国会议中心配套酒店一般是四星级加五星级。3.5  会议室规划设计常见问题3.5.1  序厅(pre-function place)很多会议中心设施的投资者不太愿意建设很大的序厅空间,觉得会议厅或宴会厅比序厅更重要。从会议市场发展情况看,序厅与其相连的会议厅、宴会厅同等重要——序厅是会议代表在会前、会中与会后交流的重要场所,而相互交流又是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序厅还可以开展一些必要的展览展示、茶歇等活动。一般来说,理想的序厅空间应该是会议厅或宴会厅面积的1/3-2/3。另外,序厅空间的一侧最好有理想的景观效果,使会议代表能够从紧张的会议气氛中放松下来。3.5.2  回字形布局的弊端国内很多会议中心设施喜欢采用回字形来布局会议中心设施,这种布局方式的好处是能够聚人气等,但其弊端很多,因而国外很少采用。其弊端主要有:一,乱。多个会议共同举行时中庭空间就会显得很乱,如果中庭空间较小,混乱的感觉就会更明显。这种布局模式不利于代表会议期间的交流,举办茶歇、展示等活动也很难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如果会议休息期间允许抽烟,中庭内的空气质量就可想而知。二,景观资源浪费。回字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多会议室都有大面积自然采光窗户,可会议进行期间并不需要自然光线,也不允许有来自窗外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回字形设计实际上是将外界的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等与会议代表割裂开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3.5.3  关于固定座椅会议室问题固定座椅会议室(阶梯状)与平面会议室各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前者的视觉与声学效果更好等;后者的主要优势就是可调整性强,可以根据不同规模会议来分割会议空间、布置不同台型、转换不同功能(如会议、餐饮、演出等功能的转换)等。根据《会议》杂志所作的调查,总的来说,固定座椅会议室的实际使用率只及平面会议室的1/10-1/5。因此,从发展趋势分析,这类会议室所占比例将呈下降趋势。可如果投资方有专门的用途就另当别论了,

上一篇加强会议产业管理 避免“会虫”偷吃“我黍”

下一篇世界博览会知识介绍

2022年中国国际婴童用品展览会(CKE中国婴童用品展)

成都

2022-11-1

2022中国国际学前教育及装备展览会(CPE 中国幼教展)

成都

2022-11-1

2022年中国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第十五届CLE中国授权展)

成都

2022-11-1

中国国际玩具及教育设备展览会(CTE中国玩具展)

成都

2022-11-1

首页

国内展会

展会展馆

展会日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重要手段的会议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增大,会议产业的社会经济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会议中心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会议中心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时满足了会议市场增长的需求,有效地带动了城市会议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会议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专业会展中心、会议中心的建设也才有10年左右的历史,人们对于会议市场以及会议中心规划设计基本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我国会议中心目前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对国内外会议中心市场的研究以及为多家会议中心设施提供规划设计咨询的经验,拟就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供业界讨论。1.关于会议中心的分类会议中心依据其目的与相关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1  专业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与酒店、餐饮等相组合构成 “专业会议中心”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满足中型(比如300-500人)以上会议基本需求的类型齐全的会议室,而且这些会议室在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二是会议室的专业性较强,如具备专业视听设备等;三是具备餐饮及住宿功能。另外,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会议中心需具备一定的展览功能以及丰富的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健身、文化等配套,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议综合体”(综合体,all-in-one)设施。“专业会议中心”的综合配套水平是决定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换句话说,缺乏酒店等配套设施的“专业会议中心”的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1.2  会展中心(convention center)——与展览组合由于会议与展览活动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会议附带展览以及展览附带会议将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会议与展览功能相结合是会议中心设施的基本组合模式之一。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会展中心,具有很强的会议功能。据美国Tradeshow Week统计,美国会展中心设施中会议空间与展览空间之比平均为25:100。我国前些年建成的“会展中心”实际上是“展览中心”,会议功能很弱。不过根据《会议》杂志的调查,我国刚刚建成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会展中心”,其会议功能大多都比较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会展中心”、“博览中心”设施中的会议设施部分通常会被称为“会议中心”。以会议、展览功能为主,再辅之以其他相关功能,这类设施就成了“会展综合体”。1.3  专用会议中心(purpose-built conference center)——以满足特定需求为主的会议设施“专用会议中心”是政府、企业、学校、科研结构等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建设的会议中心设施,这类设施可以是办公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栋独立的建筑。这类设施的规模一般不是很大,它们也会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对外承接业务。如果是建设在机构院落或办公设施内部,这类会议中心通常也没有其他配套功能。2.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综合性由于会议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都在2-3天,甚至3-5天或更长,会议团队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都需要在会议中心设施中完成,因此,会议中心需要为会议团队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提供举办会议所需的各种条件,如会议室等;二是满足会议代表生理方面的需要,如吃、住等;三是满足会议代表会议之余的休闲、娱乐、购物、美食、健身、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另外,随着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以及会议与展览融合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会议中心具备良好的展览展示条件就显得日趋重要。长期以来,国内一些人对于会议中心应有功能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觉得只要有一个开会的地方就行了,至于会议代表其它方面的需求就很少会去考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议代表对于会议中心设施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从发展趋势看,会议中心在核心功能(如会议室等)过硬的条件下,综合性越强,竞争力水平就越高。2.2  一体化“一体化”主要是指对会议中心设施进行集约化规划和设计,使会议中心的各项核心功能与辅助功能在空间上尽可能相互靠近,以最大程度方便会议代表在各个功能区间走动,提高设施的综合利用率等。“一体化”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天气等因素等对会议代表在各功能区间活动产生的干扰。初步测算,采用“一体化”规划设计的会议中心,不仅效率提升、能耗降低,其聚集人气方面的效果也是数倍于分散功能的会议中心设施。从会议展览设施发展趋势分析,“一体化”是必然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议中心设施在“一体化”规划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差距。2.3  高科技与环保在发达国家,会议中心设施是最能体现高科技与环保技术水平的建筑类型之一。虽然我国新建会议中心设施的科技含量与环保技术水平都在快速提升,但整体状况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从发展趋势看,国际会议中心的高科技因素主要与互联网、通讯、视听以及现场技术等有关,而环保技术则通常与节能、绿色、生态等联系在一起。代表着国际绿色建筑物最高标准的美国LEED认证,是国际国内会议中心设施在绿色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是目前国际上获得LEED认证的规模最大的会议娱乐综合体设施。我们国家一些会议中心设施在这方面需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有的会议中心非但谈不上高科技与环保,就连基本的节能都很难做到。比如,不能有效把握空间层高与当地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空间布局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能源消耗过高、人力资源浪费等。会议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相关的原则很多,无法一一讨论,比如国际性与本地特色、辅助功能的亮点策划等也很重要。随着社会进步节奏的加快,会议中心只是作为“开会的地方”的时代已经开始结束,未来的会议中心将成为“工作+娱乐”(work+play)的地方,这就为会议中心规划设计相关方如投资方、运营方以及规划师、设计师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我国会议中心规划设计需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3.1  关于最大会议厅面积与会议室数量问题最大会议厅面积是整个会议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的核心指标之一,会议室数量、宴会厅面积与数量、展览面积,甚至厨房面积、酒店客房数量等都与之有关。最大会议厅面积设定的参考因素有:所在城市会议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议中心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总投资额与占地面积、周边环境与已有设施的功能优势等。会议室的总量与最大会议厅的面积、客房量、设施特点等有关。假如一个会议中心希望接待规模达2000人的会议,那么,最大会议厅的面积可设定为2000平米(除去固定舞台面积,每人所占面积0.8-1平米),会议室数量至少在25-30个之间,因为2000人左右规模的会议通常在全体会议之后会有20-30个左右的分组讨论会。我国很多会议中心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对其它相关因素考虑得会很少,设定最大会议厅面积与会议室数量也都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我国知名城市的一个会议中心,最大会议厅面积达到了2500平米以上,可配套的小会议室只有一个。北京郊区一家会议酒店,最大会议厅面积近2000平米,配套的会议室数量也不少,可这些会议室的面积都很小,无法举办分组论坛。还有的会议中心会议室数量很多,可缺乏大型会议空间,无法接待大型会议,使得这些中小会议室的利用率很低,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酒店的入住率水平。3.2  会议厅与宴会厅的关系我国会议中心在规划设计时,对于会议空间与宴会空间匹配关系的处理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会议中心要么是只有会议厅没有宴会厅,要么是只有宴会厅而缺少会议厅,总之,要想在大型会议结束后举行大型宴会就很困难。这个让会议组织者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会议中心管理方的重视,但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国会议市场的特点是,会议期间一定要举办一次或多次大型宴会活动,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有一些差异。3.3  宴会厅与厨房的关系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设计一个面积很大很漂亮的宴会厅远比建设同样面积的厨房设施更为重要。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要么厨房面积与宴会厅面积不匹配,要么是厨房与宴会厅的空间关系布置不合理,实际运营很不方便。一般来说,厨房相关面积要与其所服务的宴会厅的面积略小或基本相当,因为很多与餐饮服务相关的功能都要在其中实现,比如食品运输与装卸、仓储、粗加工、精加工、清洗等;服务流、垃圾流等;餐饮办公与服务人员更衣、用餐、开会、洗澡等。而且,由于餐饮需要大量的现场服务人员,各种流线的设计一定要十分合理,否则既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影响餐饮服务质量。我国一个城市新建的大型会议中心,厨房面积只是宴会厅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且流线设计很不合理。我国北方一个城市的会议中心,中小宴会厅周边或上下都没有相应的厨房设施,餐饮供应需通过百米之外的厨房来完成。这样做不仅劳动力成本过高,餐饮服务质量也无从保证。至于流线设计不合理的会议中心、酒店就更多了,我们在用餐区经常看见服务人员及餐饮推车在眼前晃来晃去,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3.4  会议中心与酒店之间的关系与展览活动有所不同的是,会议往往与住宿、餐饮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我国早些年建成的会议中心很多缺乏配套酒店,可目前的情况正在向好处转变。根据《会议》杂志所作的统计,2009年-2014年期间投入运营的会展中心、会议中心90%以上拥有自己的配套酒店设施,而且客房量平均达到了1000间以上。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会议中心的配套酒店以五星级为主,我国会议中心配套酒店一般是四星级加五星级。3.5  会议室规划设计常见问题3.5.1  序厅(pre-function place)很多会议中心设施的投资者不太愿意建设很大的序厅空间,觉得会议厅或宴会厅比序厅更重要。从会议市场发展情况看,序厅与其相连的会议厅、宴会厅同等重要——序厅是会议代表在会前、会中与会后交流的重要场所,而相互交流又是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序厅还可以开展一些必要的展览展示、茶歇等活动。一般来说,理想的序厅空间应该是会议厅或宴会厅面积的1/3-2/3。另外,序厅空间的一侧最好有理想的景观效果,使会议代表能够从紧张的会议气氛中放松下来。3.5.2  回字形布局的弊端国内很多会议中心设施喜欢采用回字形来布局会议中心设施,这种布局方式的好处是能够聚人气等,但其弊端很多,因而国外很少采用。其弊端主要有:一,乱。多个会议共同举行时中庭空间就会显得很乱,如果中庭空间较小,混乱的感觉就会更明显。这种布局模式不利于代表会议期间的交流,举办茶歇、展示等活动也很难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如果会议休息期间允许抽烟,中庭内的空气质量就可想而知。二,景观资源浪费。回字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多会议室都有大面积自然采光窗户,可会议进行期间并不需要自然光线,也不允许有来自窗外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回字形设计实际上是将外界的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等与会议代表割裂开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3.5.3  关于固定座椅会议室问题固定座椅会议室(阶梯状)与平面会议室各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前者的视觉与声学效果更好等;后者的主要优势就是可调整性强,可以根据不同规模会议来分割会议空间、布置不同台型、转换不同功能(如会议、餐饮、演出等功能的转换)等。根据《会议》杂志所作的调查,总的来说,固定座椅会议室的实际使用率只及平面会议室的1/10-1/5。因此,从发展趋势分析,这类会议室所占比例将呈下降趋势。可如果投资方有专门的用途就另当别论了,

上一篇加强会议产业管理 避免“会虫”偷吃“我黍”

下一篇世界博览会知识介绍

2022年中国国际婴童用品展览会(CKE中国婴童用品展)

成都

2022-11-1

2022中国国际学前教育及装备展览会(CPE 中国幼教展)

成都

2022-11-1

2022年中国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第十五届CLE中国授权展)

成都

2022-11-1

中国国际玩具及教育设备展览会(CTE中国玩具展)

成都

2022-11-1

首页

国内展会

展会展馆

展会日历

会议和展览连同节庆和赛事等活动都是服务业,在体验经济到来的今天被称为是朝阳产业。但是,尽管都被归纳为会展产业,会议和展览却有其鲜明的不同特征,甚至在行业内会议和展览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细分服务业行业。例如,会议人不参加展览人的会,会展协会主要是展示工程以及主办方的组织。再如,展中会和会中展,看起来名字一样,目的和重点也不一样。

究竟有什么不同,不妨抛转引玉,谓之十大,本文所指的展览泛指商业会议和展览。

一是,功能途径不同。

展览会主要是通过展示商品、展品、产品、样品、艺术品、成果和后果等,搭建贸易、交流及信息的平台,专业展的主办方必须撮合展商和买家/专业观众相聚一堂;而会议主要是交流信息、知识、方案、应用、精神激励等,并不一定要展示展品,即便有也是配角。

二是,举办场所不同。

展览会主要在展览馆举办(有少数在体育馆甚至是露天封闭区域举办),而会议只能在会议中心、会议厅或会议室等具有会议功能的空间举办。尽管展馆也可以改成会场,但是水泥地以及层高都影响了会议的视听体验效果。在会议中,空间一般叫meeting room或Function space, 展览中则是floor plan。

三是,营销对象不同。

展览会是围绕核心展品、商品进行营销推广,服务展商,也有逆向展览,即采购人摆摊的,推销的是买家及其采购产品。会议主要是围绕热点议题或热门演讲人来营销为主。

四是,市场化程度不同。

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大大高于会议业。由于展览会主办者多为商业公司,争夺展览资源和展览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会议业的主办方以往以官方或半官方的协会和NGO、媒体机构为主,近年来尽管也有由商业公司独自依靠市场运作的专业会议公司,但是总量还是很少。会议市场化发展的历程也短于展览,即便是达沃斯论坛、西南偏南大会也才起步于70年代。

五是,流动性的不同。

会议较“轻巧”,因此会议的流动性较强;展览较笨重,因此,展览流动性较弱,轮流举办的商业展览不多见。因而,会议和赛事的竞争在国际上更多地表现为目的地城市的竞争主办地、主办权。很少有展览需要竞标目的地。

六是,盈利模式不同。

展览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收入来源主要是展位面积销售。而会议需要精耕细作,更长时间的培育,其收入主要是赞助费和注册费。展览的专业观众通常是免费的,甚至是花钱请买家,会议的观众一般是收费的(免费的会议一般是说明会或推介会)。总体而言,展会的营收远远大于会议,投资回报率也大于会议。做一个单体一千万的会议何其难,但是单体一千万的展会比比皆是。

七是,仪式性强弱不同。

会议是一种强链接、强社交、高情感、富内容。因此,在一个会议上见过某人与在一个展会上见过某人是不一样的感觉,前者交情更深。展会上也有沟通,但是注重销售和市场推广,会议上也有销售,但更侧重于知识、见解的深度沟通。正因为会议的高情感链接,会议的仪式性更强,民主表达、激励、投票、选举、决策、检讨、表彰、上传下达还只能通过会议来实现。展览太商业化,仪式性欠缺。所以,一般在展会现场虽然也有新品发布,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周边酒店会场举办正式的发布仪式较多。

八是,政府的态度不同。

政府注重展览的发展,主要看的是展览的外部经济带动性和商业交易属性。而政府严格管控会议,侧重的是会议的政治属性。展览的报备审批部门和会议的审批部门,以及审批流程也不一样,政府部门的展览和会议的营销推广机构也不一样。比如,但凡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会议,需要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属于国际会议的还要报外事部门审批。会议审批中对于意识形态、知识产权、政治问题的审批远远较展览严格。

九是,与旅游接待的关系不同。

前面说到了,会议的流动性更强,因为会议中参会人的流动比展会中展品和参展企业的流动容易,因此,会议天生与与观光行业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旅游局、会议局和观光局比较重视会议,看重的是“人”的属性——高质量参会人对当地的消费和提升当地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因此,会议与接待行业更密切,最早的CVB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的旅游局拥抱会议比拥抱展览容易得多。

十是,采购和供应商不一样。

主要是二者的场地、供应商不一样,所以支出类别不一样。再加上服务的重点不一样,比如会议对单个人的人均服务颗粒度细于展览,因此会议对于人的消费的支出较多。比如,展览的场馆、搭建、制作成分更多。会议中人的吃住行,与肉身、大脑的消费较多,具体可以看我写的会议的BBBBB的消费模式。在招标文件中,展会服务的内容与会议服务内容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采购体系不一样是必然的。

十一是,人们的看法不一样。

坊间对展览的认知度高于会议。仅举几个例子,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TA会议是什么,他可能说会议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捣糨糊、搞腐败胡吃海喝、是决策的橡皮图章、讨论的假大空。你问他什么是会议服务,TA回答不就是服务员摆放家具,端茶倒水,礼仪引导吗?你问他什么是会议销售,TA一脸懵逼,不知所云。相比较而言,解释展览就很容易,进博会、广交会,人人都知道,也知道是做什么的。

十二是,展览人和会议人不一样。

会议人对细节要求更高,因为会议现场几百双眼睛,几百张嘴对着你,能不小心吗?展览人更担心现场不要出大的乱子,展馆的空旷豪放和会议室的精细化没法比。会议人比展览人更容易搭笑脸,因为会议的接待属性更强。

十三是,信息发布的谨慎程度不同。

会议和展览连同节庆和赛事等活动都是服务业,在体验经济到来的今天被称为是朝阳产业。但是,尽管都被归纳为会展产业,会议和展览却有其鲜明的不同特征,甚至在行业内会议和展览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细分服务业行业。例如,会议人不参加展览人的会,会展协会主要是展示工程以及主办方的组织。再如,展中会和会中展,看起来名字一样,目的和重点也不一样。

究竟有什么不同,不妨抛转引玉,谓之十大,本文所指的展览泛指商业会议和展览。

一是,功能途径不同。

展览会主要是通过展示商品、展品、产品、样品、艺术品、成果和后果等,搭建贸易、交流及信息的平台,专业展的主办方必须撮合展商和买家/专业观众相聚一堂;而会议主要是交流信息、知识、方案、应用、精神激励等,并不一定要展示展品,即便有也是配角。

二是,举办场所不同。

展览会主要在展览馆举办(有少数在体育馆甚至是露天封闭区域举办),而会议只能在会议中心、会议厅或会议室等具有会议功能的空间举办。尽管展馆也可以改成会场,但是水泥地以及层高都影响了会议的视听体验效果。在会议中,空间一般叫meeting room或Function space, 展览中则是floor plan。

三是,营销对象不同。

展览会是围绕核心展品、商品进行营销推广,服务展商,也有逆向展览,即采购人摆摊的,推销的是买家及其采购产品。会议主要是围绕热点议题或热门演讲人来营销为主。

四是,市场化程度不同。

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大大高于会议业。由于展览会主办者多为商业公司,争夺展览资源和展览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会议业的主办方以往以官方或半官方的协会和NGO、媒体机构为主,近年来尽管也有由商业公司独自依靠市场运作的专业会议公司,但是总量还是很少。会议市场化发展的历程也短于展览,即便是达沃斯论坛、西南偏南大会也才起步于70年代。

五是,流动性的不同。

会议较“轻巧”,因此会议的流动性较强;展览较笨重,因此,展览流动性较弱,轮流举办的商业展览不多见。因而,会议和赛事的竞争在国际上更多地表现为目的地城市的竞争主办地、主办权。很少有展览需要竞标目的地。

六是,盈利模式不同。

展览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收入来源主要是展位面积销售。而会议需要精耕细作,更长时间的培育,其收入主要是赞助费和注册费。展览的专业观众通常是免费的,甚至是花钱请买家,会议的观众一般是收费的(免费的会议一般是说明会或推介会)。总体而言,展会的营收远远大于会议,投资回报率也大于会议。做一个单体一千万的会议何其难,但是单体一千万的展会比比皆是。

七是,仪式性强弱不同。

会议是一种强链接、强社交、高情感、富内容。因此,在一个会议上见过某人与在一个展会上见过某人是不一样的感觉,前者交情更深。展会上也有沟通,但是注重销售和市场推广,会议上也有销售,但更侧重于知识、见解的深度沟通。正因为会议的高情感链接,会议的仪式性更强,民主表达、激励、投票、选举、决策、检讨、表彰、上传下达还只能通过会议来实现。展览太商业化,仪式性欠缺。所以,一般在展会现场虽然也有新品发布,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周边酒店会场举办正式的发布仪式较多。

八是,政府的态度不同。

政府注重展览的发展,主要看的是展览的外部经济带动性和商业交易属性。而政府严格管控会议,侧重的是会议的政治属性。展览的报备审批部门和会议的审批部门,以及审批流程也不一样,政府部门的展览和会议的营销推广机构也不一样。比如,但凡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会议,需要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属于国际会议的还要报外事部门审批。会议审批中对于意识形态、知识产权、政治问题的审批远远较展览严格。

九是,与旅游接待的关系不同。

前面说到了,会议的流动性更强,因为会议中参会人的流动比展会中展品和参展企业的流动容易,因此,会议天生与与观光行业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旅游局、会议局和观光局比较重视会议,看重的是“人”的属性——高质量参会人对当地的消费和提升当地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因此,会议与接待行业更密切,最早的CVB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的旅游局拥抱会议比拥抱展览容易得多。

十是,采购和供应商不一样。

主要是二者的场地、供应商不一样,所以支出类别不一样。再加上服务的重点不一样,比如会议对单个人的人均服务颗粒度细于展览,因此会议对于人的消费的支出较多。比如,展览的场馆、搭建、制作成分更多。会议中人的吃住行,与肉身、大脑的消费较多,具体可以看我写的会议的BBBBB的消费模式。在招标文件中,展会服务的内容与会议服务内容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采购体系不一样是必然的。

十一是,人们的看法不一样。

坊间对展览的认知度高于会议。仅举几个例子,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TA会议是什么,他可能说会议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捣糨糊、搞腐败胡吃海喝、是决策的橡皮图章、讨论的假大空。你问他什么是会议服务,TA回答不就是服务员摆放家具,端茶倒水,礼仪引导吗?你问他什么是会议销售,TA一脸懵逼,不知所云。相比较而言,解释展览就很容易,进博会、广交会,人人都知道,也知道是做什么的。

十二是,展览人和会议人不一样。

会议人对细节要求更高,因为会议现场几百双眼睛,几百张嘴对着你,能不小心吗?展览人更担心现场不要出大的乱子,展馆的空旷豪放和会议室的精细化没法比。会议人比展览人更容易搭笑脸,因为会议的接待属性更强。

十三是,信息发布的谨慎程度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