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站(英語: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會議道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附近,屬於港鐵東鐵綫以及計劃中北港島綫的鐵路車站[4]。會展站是沙田至中環綫最後一個動工的車站,車站於2020年11月12日舉行平頂儀式[5],並於2022年5月15日啟用。
目录
車站結構[编辑]
會展站為一座地底車站。而車站主要採用綠色混搭灰色,象徵着代表維多利亞港海水的顏色[6]。
會展站大堂設於車站L2層,而大堂內提供8間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當中包括7-11便利店、麵包店A-1 Bakery和Maison Kayser、絕味、華御結、鴻福堂及銀行櫃員機等服務。車站亦設有自助服務設施,以至男/女、傷殘洗手間及育嬰間。
會展站設有一組兩層的側疊式月台,位於上層的月台(L4層)為2號月台(往金鐘);而下層月台(L5層)則為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兩個月台在啟用時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1號月台(2022年5月)
2號月台(2022年5月)
另外,由於興建車站期間須繞過電纜水渠等設施,故下層月台的頂部會較上層月台的高[7]。
會展站設有3組藝術品,其中於1、2號月台的預留月台圍板設置了名為《東鐵超越一百年,邁向下一個世紀》的歷史圖片展,以紀念建設100年的鐵路伸延至港島;而近1號月台的中央位置亦展出港鐵在2018年1月建造車站時所發現的一枚AN-M65型戰時炸彈,名為《戰爭遺跡》;而站內向北面的牆身亦設有本地藝術家梁志和創作的車站藝術品《水記憶》,由約1,200幅於不同時間拍攝的維港水面的照片組成[8][9]。
車站設有6個出入口,分別位於現有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港灣道體育館,而其中兩個出入口並接駁現有的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10][11]。
接駁交通及轉乘優惠[编辑]
位於車站A出口外設有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該交匯處於2022年5月14日啟用,取代原本位於鴻興道的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有市民認為新巴士站距離灣仔碼頭較遠,而且周圍設置大量圍欄阻礙進入,認為對市民非常不便,設計亦令人失望,有市民指由碼頭步行須花費多約6分鐘才到巴士站,也不方便直達會展;另外亦有居住在鵝頸橋附近的市民更表示不知道巴士站已經搬遷,並花了約10分鐘才找到新巴士站[13][14]。
會展站與港島綫的灣仔站並非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會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港鐵新增五條專營巴士路綫(新巴1M、722綫及城巴25A、780、788綫)的轉乘優惠,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於會展站出入閘並轉乘這五條路綫,則可享港幣2元轉乘優惠。
歷史[编辑]
根據1994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北港島綫設於會展附近的車站乃一中型鐵路車站,名為會展中心站,並同時作為南港島綫的終站。至2000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會展站的名稱和發展細節才與現時相似。
北港島綫的會展站的定址最初設在現時的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下,後來又因應灣仔填海區的發展而北移至第三期填海區上[來源請求]。自從灣仔第三期填海被否決後,至合併方案提出之前,車站的具體選址未有定案。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在2004年2月提交的沙中綫最終方案擬稿[15],九鐵(沙中綫)的會展站獨立於地鐵(北港島綫)的車站,位於港灣道地底,將為一個三層結構,設有兩個車站月台供沙中綫使用,以一組兩層的側疊式月台方式排列。沙中綫車站並以長約100米的行人通道連接位於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的北港島綫車站。直至2007年7月,沙中綫的合併方案才提出把兩個車站綜合發展。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於當年對沙田至中環綫的原建議[4],東鐵綫將接駁第四條過海鐵路到達港島區的灣仔北,最終以中環南部為終點站;而北港島綫「交匯」方案中,北港島綫將由北角延長至銅鑼灣北站、會展站和添馬站。換言之,此站屆時會成為東鐵綫和北港島綫的中途站及轉車站[4],而北港島綫和東鐵綫月台將以上下兩組島式月台分佈,但不會提供跨月台轉乘[16]。不過,根據港鐵在2009年6月公佈的方案,會展站將會採用跨月台轉乘設計[17][18][19],而在啟用時港鐵會先把北港島綫預留月台部分以圍板分隔。另外,車站的出入口亦會連接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
而車站上蓋原定計劃設立會議及商業設施,高度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50米,將在車站落成後興建;而在車站西北面設佔地約14,000平方呎的公共休憩空間,有最少30%綠化空間,並由營運商負責管理及維修,全日對外免費開放[20]。
然而後來政府在《202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表示因涉及多重技術困難、不確定的施工期和不合乎成本效益的考慮,決定將相關用地轉作其他用途[21]。
2015年初,會展站及車站西面隧道路段工程合約由禮頓-中國建築聯營獲批,並於同年正式動工[22]。
2016年5月,因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車站地盤須停工4日,加上中環灣仔繞道在金鐘至灣仔的地盤也被下令停工,估計工程損失達數百萬元,港鐵主席馬時亨指停工而造成的損失要由政府支付損失金額[23][24][25]。
2017年11月,因應沙中綫項目車站建造進度,港鐵將三個車站易名,其中會展站英文名稱由「Exhibition Station」改為「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中文名稱則維持不變[26]。
2018年1月27日以及同月31日,該站工地在5天內兩次掘出戰時炸彈,型號為美製「ANM65」型,為美軍在日佔時期轟炸日軍沿岸設施所遺留的未爆炸彈,長約145厘米,重約1,000磅,內藏約500磅TNT黃色炸藥。兩次發現皆需疏散附近辦公室、住宅超過5,000人,又須封路24小時以便爆炸品處理課人員處理炸彈[27][28]。
2013年8月,因興建會展站在南面(圖中前方地盤)重置港灣道體育館及灣仔游泳池,然後將現有體育館及游泳池(圖中後方)拆卸
港灣道體育館及灣仔游泳池重置工程(2014年5月)
港灣道體育館及灣仔游泳池重置工程(2015年7月)
2020年11月12日,會展站平頂[30]。
2022年2月1日,包括會展站在內的東鐵綫過海段正式完工,並交付港鐵車務部,以進行全面試營運。同年5月9日,車站在上午10時至晚上7時15分舉行開放日,名額共5,600人。港鐵亦要求參觀人士必須完成政府「疫苗通行證」的要求和使用手機掃描「安心出行」[31][32]。
同年5月11日凌晨,警方聯同港鐵在站內舉行聯合反恐演習,模擬有恐怖份子於大堂及月台內發動恐怖襲擊,出席的包括鐵路應變部隊、反恐特勤隊、港島總區衝鋒隊、港島總區機動部隊、灣仔警區及鐵路警區[33]。
2022年5月14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儀式在會展站舉行,出席通車儀式的包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運房局局長陳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港鐵主席歐陽伯權以及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等[34][35]。
而車站亦在翌日(2022年5月15日)隨東鐵綫過海段通車而正式投入服務。港鐵首日安排特別班列車於清晨5時25分開出,有不少鐵路迷更通宵排隊,凌晨4時閘外的天橋入口已經有近500人等候。到凌晨4時40分,港鐵較原定時間早5分鐘提早開放A3出口,大批乘客乘搭扶手電梯衝入站內大堂。當入閘機在5時開放後,大批乘客狂奔衝閘,並跑往下層月台。期間場面一度混亂,有乘客亦因而跌倒,而現場更遺下一隻鞋子[36]。在等候列車開出以及在車廂內,不少鐵路迷合唱港鐵最新宣傳歌曲《東鐵過海真的很興奮》[37][38]。鐵路迷羅哲琛亦有現身,並被數名港鐵職員跟隨護送,吸引不少鐵路迷包圍並要求合照。亦有鐵路迷穿上暴龍裝到場,引來不少乘客與其合照[39]。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表示當日有逾2,000名乘客乘搭特別班列車。另外,有記者乘扶手電梯往月台期間,扶手電梯一度突然停下[40]。而鐵路迷羅哲琛在車站接受記者採訪時,有線新聞記者於遞上麥克風時亦遭無綫新聞記者以手勢拒絕,引起在場有線記者和攝影師不滿[41]。其後港鐵表示截至當日晚上8時,會展站共有超過51,900名乘客人次出入[42]。
2022年5月15日凌晨,站外的天橋出入口已經有大批鐵路迷等候
2022年5月15日清晨5時,入閘機開放後,大批鐵路迷狂奔衝閘
特別頭班車有大批鐵路迷乘搭[43]
2022年5月15日,會展站大堂預留位置舉行記者會
2022年5月16日為車站啟用後首個工作日,在當日早上繁忙時間使用車站的乘客不多,有在灣仔北上班的乘客亦指由車站出入口步行前往其工作地點無須約2分鐘便已抵達,較以往在灣仔站須露天步行約7-8分鐘方便[44]。同日港鐵公布當日截至下午5時,車站共有超過25,800名乘客人次出入[45]。
2022年6月30日,港鐵表示因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週年」及相關活動,車站由當日清晨起關閉,所有東鐵綫列車不停會展站,並在翌日(2022年7月1日)下午2時許重開[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