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月来,耳边频频听到展馆新建、落成的消息——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开工建设;包头国际会展中心10月建成使用;南昌红谷滩启动建设高潮,将添新大型会展场馆;重庆悦来会展城启动场馆装饰工程;梅江会展二期外檐施工完成;晋城将建省内一流会展中心……会展中心的建设在我国各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会展业1:9的拉动效应使得各地政府对会展中心工程建设的上马欣喜若狂,有的是为了政绩,有的是为了经济,总之是看中了会展业背后蕴含的庞大产业链条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业界关注“展馆经营”问题已久,理性建馆的呼声不断,但是,各地建馆之势依然如火如荼,多数运营展馆依然步履维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亦持续走低,经济形势对国内会展业的影响无庸置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上半年国内展馆的运营情况是否尽如人意?各大小展馆如何在展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个性化的运营模式突出重围?面对未来,展馆又该如何打破瓶颈顺应发展规律获得永续发展?

为此,《中国展会》杂志请来了五位嘉宾,请他们就目前各自展馆的经营模式及可持续发展之策谈谈自己的观点,他们分别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姚贤华、包头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主任赵文彬、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徐生来、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崔玉芹以及沧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张建庆。

主持人:

请各位介绍一下你们展馆今年的租赁情况,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如何,下半年将会有哪些重要活动?今年的经营数据比往年相比预计将增长多少?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前身为武汉展览馆,1994年重建2001年9月竣工并投入营运。集展览、会议、车场、信息交流、商贸洽谈室内外广场、购物中心、外商服务中心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是武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及信息交流中心。

武汉市会展业正处在上升势头,新建设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去年已开始正式运营,使武汉具备了举办大型及特大型展会的条件。对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场馆规模有限,我中心定位于招揽中小型综合性展览,增长情况较为稳定。目前,武汉市展览格局正在形成,大展、特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中小型综合类和消费类的展览落户我中心,而武汉科技展览中心主要以科技类展览为主,形成了武汉三镇一镇一个展馆,各展馆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格局。我们今年的经营状况,应该说展览的数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规模有所下降,整体收益状况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上升。

赵文彬:

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先进的国际会展中心之一,将于今年10月正试投入使用。她位于包头市建设中的新的政务区,是一座集展览、会议、商务、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化场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米,项目总投资12.2亿元。中心分大剧院、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三部分。展览中心是会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6个展馆。会议中心建筑面积为1.5万平米,拥有大小会议厅32间。大剧院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作为包头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包头会展中心将为包头市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中心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必将扩大城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徐生来: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坐落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项目总面积95.9万平方米,中心以举办国内外大型综合展会和专业博览会为主,可提供商务、办公、运输、仓储、搭建、广告、会议、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中心设有同声传译国际会议、远程监控运营等现代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智能化水准,中心整体规模位居国内第五位、东北首位。

    今年上半年,中心狠抓经营、开拓创新。先后承接了“第八届中国藏獒博览会”、“2012中国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第43届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15个展会,实现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圆满完成预期经营指标。下半年将做好“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201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012秋季中国(沈阳)汽车展示交易会”、“第12届辽宁沈阳种子交易会”等各大展会承展服务工作。预计全年收入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成立于2006年9月,隶属南山集团。依托南山集团综合性服务功能机构资源,中心今年上半年顺利承办了2012年烟台春季国际汽车展、2012年第十届烟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12年中日韩国际食品博览会、第六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等十个国际、国内知名展览。据统计,仅上半年就带动烟台相关行业实现消费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1%。下半年预计将举办2012中国(烟台)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2012年(第八届)烟台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第十三届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2012秋季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等十个国际、国内知名展览。预计全年经营数据将比去年增长10%-20%。

张建庆:

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沧州市新城区,规划占地271亩,总投资6.84亿元。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展览、会议、空中景廊、室外展场及开幕式广场五部分组成。作为中国吴桥杂技节和中国沧州武术节的一项重要配套设施,沧州国际会展中心将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市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在场馆租赁方面,今年上半年租赁场馆、场地共计5次,下半年主要是试乘试驾、第七届汽车文化节、糖酒食品展、房展、航空展,多数为自办展,由于十八大召开等客观原因,预计全年营收相比去年较少。

主持人:

在目前中国会展业场馆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各位的展馆拥有哪些竞争优势?

徐生来:

目前,会展经济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会展场馆经过新一轮建设,资源趋于饱和,未来的会展业必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产业,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要在未来立足,就必须适应竞争的需求。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拥有四个竞争优势,一是依托东北区域优势的地理位置,在距离上相对其他的北方城市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二是展馆有一定的规模并且非常现代化,配套的条件、硬件设施是相当不错的;三是我中心的运营管理团队已经具备经验和人才优势;四是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会展业,出台了一些特殊的会展方面政策,为很多大型展览会提供了支持。从这几方面来讲,国展中心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竞争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优势,相对于周边城市来说,武汉的发展相对较快;二是区位优势,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区位优势;三是办展的配套条件齐全,市内交通方便,地铁、水路、公路到位;四是会展业发展后劲足,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是新建的,规模为中部地区第一位,能吸引国内国际的大型展览到汉举办,对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五是拥有丰富办展经验。中心每年举办固定的展览,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现有的展览基础上如何优化、合理利用,组织好办展时间段以及提高展馆利用率等。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以“打造山东会展第一品牌”为发展目标,坚持“开放办展”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主线。中心依托烟台沿海开放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优质的服务,以场馆经营为重心、会议餐饮为配套,与社会办展资源广泛合作,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的品牌展会,逐步形成了集会展、会议以及各类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在完善的场馆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中心在发展中更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始终秉持“服务至上,追求卓越”的品牌服务理念,凭借自己稳定、庞大的专业团队,为展会提供星级酒店式的管家服务。在不断追求完美服务的同时,力求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最终使国际博览中心受到了会展业的关注与认可。

赵文彬:

作为新落成使用的会展中心,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的优势为:一是场馆综合功能强,配套设施完善。中心根据功能划分为北部包头大剧院、包头国际会议中心和南部包头国际展览中心三个部分。拥有1.7万平方米包头大剧院、1.5万平方米国际会议中心、5.8万平方米展览中心,具有优越的场地条件;二是地理位置优越。中心交通便利,北侧毗邻城市主干线,东南距包头机场6.5公里,西距包头火车站10公里;三是当地产业优势好,具备形成品牌展会的条件。包头市在钢铁、稀土、装备制造、煤化工、铝八大重点产业方面具有优越的产业优势,依托这些产业优势,容易形成自办展的展会品牌;四是场馆服务水平好,通过企业化运营模式,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展会服务人才,依靠优良的服务水平,提升场馆的综合竞争能力。

张建庆:

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为河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展馆,根据展馆发展定位,不适合做消费品类的展览,我们坚持做企业展、工业展以及特色展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主持人:

场馆的发展依托于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请结合各自展馆所在区域,谈谈贵展馆的发展之路。

张建庆:

首先,依托沧州市本地管道业、裘皮业、塑料模具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全力打造国内大型规模的专业类品牌产业展。其次,着重发展符合本地百姓需求的各类非专业购销型展会,围绕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根据本地特色量身打造本地各类住房、汽车、服饰、家居类展会。同时,以各类节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沧州地区会展产业文化。

赵文彬:

作为国内三线城市的包头,其会展业才刚刚起步,与内蒙古在全国的经济实力排名极不相符。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公布的数据,从展会数量上看,内蒙古位居全国会展业二类地区倒数第二,在第16位徘徊。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将立足包头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展会以中小型租赁展为主,大型自办展为辅的运作模式,采取多种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一是提高场馆服务水平,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精细化服务,优化办展环境;二是围绕稀土、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打造精品展会;三是争取政府积极采取加大对会展业的扶助力度、对承办首届展会企业予以适当补助,吸引优秀的会展企业到包头办展;四是以节事、特殊活动打通招展、招商渠道。依托包头的人文环境、文化品味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优势项目,并通过传统的节事开办展览,借助节事活动进行展会招商,吸引大量参展商和消费群体。五是打造主题展,建设永久性展示中心。大力培育品牌展会,按照一定展会项目进行运营管理,从而实现品牌效应。

姚贤华:

从武汉格局来看三镇一镇一个展馆,办展风格各有特色。武昌是高校、经济高新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高校、文化、设备器材,成为科技会展中心的业务重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所处地区比较偏僻,面积是市内最大的,适合大型专业展览。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主要是以消费类为主的综合型展览以及部分专业展览。从办展现状来讲,每年办展的数量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最多,130个到150个左右,国博中心每年办十几个展览,科技会展中心办30个左右。就目前办展的条件来看,大中小型展览各有所求,可以找准位置办展览,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展览是主流。展览机构对展馆也有选择,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市场。

    从华中地区来看,成都的发展是比较快的,现在相对成熟,重庆正在发展。湖南展馆的利用率、经济效益与我们比较还是比较差的。郑州有了新馆以后,应该说发展还是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南昌相对我们这几个城市差一点,武汉有建成大展馆后,发展势头正在上升,这几个城市各有千秋。

徐生来:

依托东北以及辽沈地区市场和配套优势,国展中心采取场地租赁和自办展会相结合并注重会展产业链开发,走的是一条综合经营之路。

辽宁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试点省,已经把发展会展业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来抓。即将出台省市联动的促进会展业发展措施,政策环境好,扶持力度大,为沈阳会展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展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新装修的服务区从功能到服务都更上一层楼,能够满足各类展览机构和展览会的需求。同时,我中心也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边做好承接展会的服务工作,一边进行经验总结,查找不足,制定改进和完善管理服务的系统方案。另外,2012年作为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管理年,结合三体系认证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公司实行一系列措施,力争把沈阳国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会展场馆,为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中心所在的苏家屯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截至目前,苏家屯区为会展配套的商业开发面积达到180余万平方米,其体量与速度均超过预期。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坚持“开放办展”,走烟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充分利用地理及经济优势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展会,顺利承办了历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果蔬会、每年春秋两季烟台国际汽车展等极具本地特色的国内知名大型展会;其次,做到“走出去,引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与知名会展城市专业会展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他城市会展同业资源和信息,挖掘行业新客户和项目,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再次,将北京、上海、济南等城市确定为市场开发重点,充分利用其他城市会展同业资源和信息,挖掘行业新客户和项目,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在不断提升展馆知名度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烟台会展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自强不息 奋进不止 敢为人先 勇攀高峰”是南山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作为南山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心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公司在展馆硬件设施较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为展会提供极具自身特色的星级酒店式管家服务,依托集团综合性服务功能机构资源,最大限度的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水平所带来的局限,根据烟台行业特点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知名会展品牌。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走出了一条充满烟台特色的会展行业发展之路,在自身发展获得成功的同时使得会展经济成为了烟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主持人:

在经营方式上,各位采取了怎样的盈利模式,制定了哪些科学高效的具体经营管理办法,为客户提供了哪些人性化的服务?

徐生来:

在经营方式上,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采取场地租赁和自办展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同时利用场馆资源引进试乘试驾,加大冬季创收和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利用国展酒店引进会议和年终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活动,增强创收能力。

中心重视高品质服务团队的打造,致力于用特色企业文化将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员工,从而塑造出一支高凝聚力和忠诚度的员工队伍,拥有优秀的营销团队、服务团队、保障团队、酒店团队,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展览、会议、商业等各项配套设施。展览方面,有配套的工程搭建等展馆的相关服务,会议方面,有配套酒店、餐馆,休闲娱乐项目、KTV等,商业方面,有购物中心。我们多云化的经营形成了配套的项目,形成了商业配套、酒店配套、餐馆配套、展览服务配套,跟其他的展馆不一样的,其他的展馆做这些项目有难度,因为他们有展览才有人,没有展览没有人,我们一年360天24小时有人,有人就有商机,根据这些特点整合了资源,形成了配套项目,在全国会展中心里面,这里应该说是一个特例,采用着独特的、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赵文彬:

在参考了国内优秀的会展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后,包头市国际会展中心将采用自行管理模式,由政府组建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对会展中心场馆实施运营管理,负责日常运转,建章建制,设计会展项目,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投资成立包头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对会展中心的展览、演出、会议业务开展经营活动。公司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经营,承揽各项业务,开拓会展市场。利用新建成自治区一流会展中心,充分开办展览、演出、会议的业务经营活动,打造一个服务于会展中心的专业运营团队。

张建庆:

经营方式上,沧州国际会展中心采取以自主办展为主、合作办展为辅,承接办展、协同办展相配合的多元化模式,并同广大会展产业集群企业互相借力,共同培育了新的会展经济增长点。中心坚持五个基本点,即以科学务实的角度定位场馆功能,以至诚至真的热情服务广大展商,以创新卓越的信念策划特色展会,以厚德和谐的精神团结各级员工,以全心全意的付出回报社会支持。

主持人:

绿色低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各位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绿色场馆的建设,做到低碳环保?

赵文彬:

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立足“国际、科技、现代”的设计理念,遵循“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运营模式,从展馆结构的主体设计、展览器具的材料选择到灯光系统的选用方案一一体现现代会展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一是通过玻璃幕墙节约室内调温成本。场馆主体采用玻璃幕墙结构,不仅能够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和建筑结构等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太阳光通过玻璃幕墙直射室内,有效提高了室内温度,极大地节约了调控房间温度所需要的成本;二是展览器具灵活便携可循环使用。中心即将采购的可循环便携式展具,可通过可折叠的支架辅以喷涂精美的宣传图片,制造出流畅的整体线条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三面围板式结构,突出地体现公司形象和传递产品信息;三是LED绿色光源高效低碳可持续。中心大剧院灯光系统以LED绿色光源灯具取代卤钨光源,将配电系统容量大幅降低,实现日常运营低耗能、低成本。

姚贤华:

近几月来,耳边频频听到展馆新建、落成的消息——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开工建设;包头国际会展中心10月建成使用;南昌红谷滩启动建设高潮,将添新大型会展场馆;重庆悦来会展城启动场馆装饰工程;梅江会展二期外檐施工完成;晋城将建省内一流会展中心……会展中心的建设在我国各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会展业1:9的拉动效应使得各地政府对会展中心工程建设的上马欣喜若狂,有的是为了政绩,有的是为了经济,总之是看中了会展业背后蕴含的庞大产业链条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业界关注“展馆经营”问题已久,理性建馆的呼声不断,但是,各地建馆之势依然如火如荼,多数运营展馆依然步履维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亦持续走低,经济形势对国内会展业的影响无庸置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上半年国内展馆的运营情况是否尽如人意?各大小展馆如何在展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个性化的运营模式突出重围?面对未来,展馆又该如何打破瓶颈顺应发展规律获得永续发展?

为此,《中国展会》杂志请来了五位嘉宾,请他们就目前各自展馆的经营模式及可持续发展之策谈谈自己的观点,他们分别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姚贤华、包头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主任赵文彬、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徐生来、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崔玉芹以及沧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张建庆。

主持人:

请各位介绍一下你们展馆今年的租赁情况,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如何,下半年将会有哪些重要活动?今年的经营数据比往年相比预计将增长多少?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前身为武汉展览馆,1994年重建2001年9月竣工并投入营运。集展览、会议、车场、信息交流、商贸洽谈室内外广场、购物中心、外商服务中心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是武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及信息交流中心。

武汉市会展业正处在上升势头,新建设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去年已开始正式运营,使武汉具备了举办大型及特大型展会的条件。对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场馆规模有限,我中心定位于招揽中小型综合性展览,增长情况较为稳定。目前,武汉市展览格局正在形成,大展、特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中小型综合类和消费类的展览落户我中心,而武汉科技展览中心主要以科技类展览为主,形成了武汉三镇一镇一个展馆,各展馆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格局。我们今年的经营状况,应该说展览的数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规模有所下降,整体收益状况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上升。

赵文彬:

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先进的国际会展中心之一,将于今年10月正试投入使用。她位于包头市建设中的新的政务区,是一座集展览、会议、商务、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化场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米,项目总投资12.2亿元。中心分大剧院、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三部分。展览中心是会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6个展馆。会议中心建筑面积为1.5万平米,拥有大小会议厅32间。大剧院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作为包头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包头会展中心将为包头市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中心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必将扩大城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徐生来: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坐落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项目总面积95.9万平方米,中心以举办国内外大型综合展会和专业博览会为主,可提供商务、办公、运输、仓储、搭建、广告、会议、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中心设有同声传译国际会议、远程监控运营等现代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智能化水准,中心整体规模位居国内第五位、东北首位。

    今年上半年,中心狠抓经营、开拓创新。先后承接了“第八届中国藏獒博览会”、“2012中国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第43届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15个展会,实现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圆满完成预期经营指标。下半年将做好“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201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012秋季中国(沈阳)汽车展示交易会”、“第12届辽宁沈阳种子交易会”等各大展会承展服务工作。预计全年收入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成立于2006年9月,隶属南山集团。依托南山集团综合性服务功能机构资源,中心今年上半年顺利承办了2012年烟台春季国际汽车展、2012年第十届烟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12年中日韩国际食品博览会、第六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等十个国际、国内知名展览。据统计,仅上半年就带动烟台相关行业实现消费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1%。下半年预计将举办2012中国(烟台)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2012年(第八届)烟台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第十三届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2012秋季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等十个国际、国内知名展览。预计全年经营数据将比去年增长10%-20%。

张建庆:

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沧州市新城区,规划占地271亩,总投资6.84亿元。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展览、会议、空中景廊、室外展场及开幕式广场五部分组成。作为中国吴桥杂技节和中国沧州武术节的一项重要配套设施,沧州国际会展中心将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市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在场馆租赁方面,今年上半年租赁场馆、场地共计5次,下半年主要是试乘试驾、第七届汽车文化节、糖酒食品展、房展、航空展,多数为自办展,由于十八大召开等客观原因,预计全年营收相比去年较少。

主持人:

在目前中国会展业场馆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各位的展馆拥有哪些竞争优势?

徐生来:

目前,会展经济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会展场馆经过新一轮建设,资源趋于饱和,未来的会展业必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产业,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要在未来立足,就必须适应竞争的需求。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拥有四个竞争优势,一是依托东北区域优势的地理位置,在距离上相对其他的北方城市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二是展馆有一定的规模并且非常现代化,配套的条件、硬件设施是相当不错的;三是我中心的运营管理团队已经具备经验和人才优势;四是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会展业,出台了一些特殊的会展方面政策,为很多大型展览会提供了支持。从这几方面来讲,国展中心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竞争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优势,相对于周边城市来说,武汉的发展相对较快;二是区位优势,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区位优势;三是办展的配套条件齐全,市内交通方便,地铁、水路、公路到位;四是会展业发展后劲足,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是新建的,规模为中部地区第一位,能吸引国内国际的大型展览到汉举办,对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五是拥有丰富办展经验。中心每年举办固定的展览,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现有的展览基础上如何优化、合理利用,组织好办展时间段以及提高展馆利用率等。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以“打造山东会展第一品牌”为发展目标,坚持“开放办展”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主线。中心依托烟台沿海开放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优质的服务,以场馆经营为重心、会议餐饮为配套,与社会办展资源广泛合作,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的品牌展会,逐步形成了集会展、会议以及各类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在完善的场馆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中心在发展中更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始终秉持“服务至上,追求卓越”的品牌服务理念,凭借自己稳定、庞大的专业团队,为展会提供星级酒店式的管家服务。在不断追求完美服务的同时,力求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最终使国际博览中心受到了会展业的关注与认可。

赵文彬:

作为新落成使用的会展中心,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的优势为:一是场馆综合功能强,配套设施完善。中心根据功能划分为北部包头大剧院、包头国际会议中心和南部包头国际展览中心三个部分。拥有1.

7
万平方米
包头大剧院、1.

5
万平方米
国际会议中心、5.

8
万平方米
展览中心,具有优越的场地条件;二是地理位置优越。中心交通便利,北侧毗邻城市主干线,东南距包头机场

6.5
公里,
西距包头火车站10公里;三是当地产业优势好,具备形成品牌展会的条件。包头市在钢铁、稀土、装备制造、煤化工、铝八大重点产业方面具有优越的产业优势,依托这些产业优势,容易形成自办展的展会品牌;四是场馆服务水平好,通过企业化运营模式,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展会服务人才,依靠优良的服务水平,提升场馆的综合竞争能力。

张建庆:

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为河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展馆,根据展馆发展定位,不适合做消费品类的展览,我们坚持做企业展、工业展以及特色展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主持人:

场馆的发展依托于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请结合各自展馆所在区域,谈谈贵展馆的发展之路。

张建庆:

首先,依托沧州市本地管道业、裘皮业、塑料模具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全力打造国内大型规模的专业类品牌产业展。其次,着重发展符合本地百姓需求的各类非专业购销型展会,围绕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根据本地特色量身打造本地各类住房、汽车、服饰、家居类展会。同时,以各类节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沧州地区会展产业文化。

赵文彬:

作为国内三线城市的包头,其会展业才刚刚起步,与内蒙古在全国的经济实力排名极不相符。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公布的数据,从展会数量上看,内蒙古位居全国会展业二类地区倒数第二,在第16位徘徊。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将立足包头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展会以中小型租赁展为主,大型自办展为辅的运作模式,采取多种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一是提高场馆服务水平,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精细化服务,优化办展环境;二是围绕稀土、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打造精品展会;三是争取政府积极采取加大对会展业的扶助力度、对承办首届展会企业予以适当补助,吸引优秀的会展企业到包头办展;四是以节事、特殊活动打通招展、招商渠道。依托包头的人文环境、文化品味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优势项目,并通过传统的节事开办展览,借助节事活动进行展会招商,吸引大量参展商和消费群体。五是打造主题展,建设永久性展示中心。大力培育品牌展会,按照一定展会项目进行运营管理,从而实现品牌效应。

姚贤华:

从武汉格局来看三镇一镇一个展馆,办展风格各有特色。武昌是高校、经济高新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高校、文化、设备器材,成为科技会展中心的业务重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所处地区比较偏僻,面积是市内最大的,适合大型专业展览。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主要是以消费类为主的综合型展览以及部分专业展览。从办展现状来讲,每年办展的数量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最多,130个到150个左右,国博中心每年办十几个展览,科技会展中心办30个左右。就目前办展的条件来看,大中小型展览各有所求,可以找准位置办展览,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展览是主流。展览机构对展馆也有选择,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市场。

    从华中地区来看,成都的发展是比较快的,现在相对成熟,重庆正在发展。湖南展馆的利用率、经济效益与我们比较还是比较差的。郑州有了新馆以后,应该说发展还是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南昌相对我们这几个城市差一点,武汉有建成大展馆后,发展势头正在上升,这几个城市各有千秋。

徐生来:

依托东北以及辽沈地区市场和配套优势,国展中心采取场地租赁和自办展会相结合并注重会展产业链开发,走的是一条综合经营之路。

辽宁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试点省,已经把发展会展业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来抓。即将出台省市联动的促进会展业发展措施,政策环境好,扶持力度大,为沈阳会展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展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新装修的服务区从功能到服务都更上一层楼,能够满足各类展览机构和展览会的需求。同时,我中心也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边做好承接展会的服务工作,一边进行经验总结,查找不足,制定改进和完善管理服务的系统方案。另外,2012年作为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管理年,结合三体系认证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公司实行一系列措施,力争把沈阳国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会展场馆,为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中心所在的苏家屯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截至目前,苏家屯区为会展配套的商业开发面积达到180余万平方米,其体量与速度均超过预期。

崔玉芹:

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坚持“开放办展”,走烟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充分利用地理及经济优势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展会,顺利承办了历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果蔬会、每年春秋两季烟台国际汽车展等极具本地特色的国内知名大型展会;其次,做到“走出去,引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与知名会展城市专业会展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他城市会展同业资源和信息,挖掘行业新客户和项目,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再次,将北京、上海、济南等城市确定为市场开发重点,充分利用其他城市会展同业资源和信息,挖掘行业新客户和项目,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在不断提升展馆知名度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烟台会展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自强不息 奋进不止 敢为人先 勇攀高峰”是南山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作为南山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心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公司在展馆硬件设施较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为展会提供极具自身特色的星级酒店式管家服务,依托集团综合性服务功能机构资源,最大限度的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水平所带来的局限,根据烟台行业特点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知名会展品牌。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走出了一条充满烟台特色的会展行业发展之路,在自身发展获得成功的同时使得会展经济成为了烟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主持人:

在经营方式上,各位采取了怎样的盈利模式,制定了哪些科学高效的具体经营管理办法,为客户提供了哪些人性化的服务?

徐生来:

在经营方式上,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采取场地租赁和自办展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同时利用场馆资源引进试乘试驾,加大冬季创收和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利用国展酒店引进会议和年终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活动,增强创收能力。

中心重视高品质服务团队的打造,致力于用特色企业文化将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员工,从而塑造出一支高凝聚力和忠诚度的员工队伍,拥有优秀的营销团队、服务团队、保障团队、酒店团队,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姚贤华: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展览、会议、商业等各项配套设施。展览方面,有配套的工程搭建等展馆的相关服务,会议方面,有配套酒店、餐馆,休闲娱乐项目、KTV等,商业方面,有购物中心。我们多云化的经营形成了配套的项目,形成了商业配套、酒店配套、餐馆配套、展览服务配套,跟其他的展馆不一样的,其他的展馆做这些项目有难度,因为他们有展览才有人,没有展览没有人,我们一年360天24小时有人,有人就有商机,根据这些特点整合了资源,形成了配套项目,在全国会展中心里面,这里应该说是一个特例,采用着独特的、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赵文彬:

在参考了国内优秀的会展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后,包头市国际会展中心将采用自行管理模式,由政府组建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对会展中心场馆实施运营管理,负责日常运转,建章建制,设计会展项目,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头市国际会展管理中心投资成立包头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对会展中心的展览、演出、会议业务开展经营活动。公司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经营,承揽各项业务,开拓会展市场。利用新建成自治区一流会展中心,充分开办展览、演出、会议的业务经营活动,打造一个服务于会展中心的专业运营团队。

张建庆:

经营方式上,沧州国际会展中心采取以自主办展为主、合作办展为辅,承接办展、协同办展相配合的多元化模式,并同广大会展产业集群企业互相借力,共同培育了新的会展经济增长点。中心坚持五个基本点,即以科学务实的角度定位场馆功能,以至诚至真的热情服务广大展商,以创新卓越的信念策划特色展会,以厚德和谐的精神团结各级员工,以全心全意的付出回报社会支持。

主持人:

绿色低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各位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绿色场馆的建设,做到低碳环保?

赵文彬:

包头国际会展中心立足“国际、科技、现代”的设计理念,遵循“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运营模式,从展馆结构的主体设计、展览器具的材料选择到灯光系统的选用方案一一体现现代会展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一是通过玻璃幕墙节约室内调温成本。场馆主体采用玻璃幕墙结构,不仅能够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和建筑结构等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太阳光通过玻璃幕墙直射室内,有效提高了室内温度,极大地节约了调控房间温度所需要的成本;二是展览器具灵活便携可循环使用。中心即将采购的可循环便携式展具,可通过可折叠的支架辅以喷涂精美的宣传图片,制造出流畅的整体线条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三面围板式结构,突出地体现公司形象和传递产品信息;三是LED绿色光源高效低碳可持续。中心大剧院灯光系统以LED绿色光源灯具取代卤钨光源,将配电系统容量大幅降低,实现日常运营低耗能、低成本。

姚贤华:

作为绿色环保的项目,从我们建馆之初就采取了蓄冰制冷、峰时电价、打时间差、节约资源的措施。高峰的时候不用,低峰的时候蓄冰;低碳环保主要体现在环境,环境污染的不办,影响卫生的不办,工程搭建方面,我们在文件上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使用环保的产品进行搭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