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在国丝赏秋景、看展览、学知识、做手工,一起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十一假期。
今年展览是自2018年至2022年全球旗袍设计邀请的集大成展览。
充分发挥自身在纺织品展陈、科技保护、非遗传承等方面的优势,精准赋能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
展品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跨越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分为美和责任两部分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丝绸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创新、并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以研究为基础夯实博物馆丝绸历史、科技保护、传统工艺和当代时尚四大板块,对接国家战略,开展国际合作,服务文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技Vol.42丨一起来做美美的丝网花发钗>
一技Vol.42丨一起来做美美的丝网花发钗
一物Vol.55|玛瑙十二曲长杯
一文Vol.38|目的论视角下的展览标题英译——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为例
一文Vol.37|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开放共享的博物馆数字融合
2022丝绸之路周|丝路纹样填彩优秀作品
2022丝绸之路周|填彩丝路纹样 探索丝路故事
一技Vol.39丨编结:传统编结新款包
一技Vol.38丨编织:织带香囊诞生记
一技Vol.37丨编织:一起来编小马扎
一文Vol.29|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丝绸的发现及其意义
民国纸制月份广告画
白绸绣桃子围棋腰包
彩绸绣石榴花虫荷包
清玄色地团花蝴蝶纹袍料
缠枝团花绫短袖袍残片
丈青色绉绸夹棉长袍
蜜黄缎彩绣独枝花鸟蝶旗袍
大红镶花边小旗袍
中国第一部《孙子兵法》全彩印丝绸书
中国丝织第一书《孙子兵法》上、下卷
周纠:变—数码织花
秤杆套装
“十字挑花”绣品
“十字挑花”帽子
黑白像景“远峰如画”
“西湖平湖秋月”像景
米白色钉珠花卉蕾丝头纱
金属线蕾丝风景图案贴布挂饰
米白色立体花卉圆形蕾丝垫子
米白色植物花卉刺绣蕾丝垫子
白色花卉纹蕾丝上衣
充分发挥自身在纺织品展陈、科技保护、非遗传承等方面的优势,精准赋能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
展品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跨越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分为美和责任两部分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丝绸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创新、并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以研究为基础夯实博物馆丝绸历史、科技保护、传统工艺和当代时尚四大板块,对接国家战略,开展国际合作,服务文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技Vol.42丨一起来做美美的丝网花发钗>
一技Vol.42丨一起来做美美的丝网花发钗
一物Vol.55|玛瑙十二曲长杯
一文Vol.38|目的论视角下的展览标题英译——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为例
一文Vol.37|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开放共享的博物馆数字融合
2022丝绸之路周|丝路纹样填彩优秀作品
2022丝绸之路周|填彩丝路纹样 探索丝路故事
一技Vol.39丨编结:传统编结新款包
一技Vol.38丨编织:织带香囊诞生记
一技Vol.37丨编织:一起来编小马扎
一文Vol.29|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丝绸的发现及其意义
民国纸制月份广告画
白绸绣桃子围棋腰包
彩绸绣石榴花虫荷包
清玄色地团花蝴蝶纹袍料
缠枝团花绫短袖袍残片
丈青色绉绸夹棉长袍
蜜黄缎彩绣独枝花鸟蝶旗袍
大红镶花边小旗袍
中国第一部《孙子兵法》全彩印丝绸书
中国丝织第一书《孙子兵法》上、下卷
周纠:变—数码织花
秤杆套装
“十字挑花”绣品
“十字挑花”帽子
黑白像景“远峰如画”
“西湖平湖秋月”像景
米白色钉珠花卉蕾丝头纱
金属线蕾丝风景图案贴布挂饰
米白色立体花卉圆形蕾丝垫子
米白色植物花卉刺绣蕾丝垫子
白色花卉纹蕾丝上衣
白色植物纹刺绣蕾丝衬衫
白色花卉纹蕾丝短上衣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于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起对公众免费开放。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
经过20多年的成长历程,如今,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2016年7月,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经过为期一年多的改造提升工程后重新向社会公众开放。新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由“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中国时装艺术展”、“西方时装馆”和临时展厅6个部分组成。现有藏品不仅包括中国古代丝绸收藏,也有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纤维、纺织品和服饰。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主要目标是收集、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国纺织品,尤其是丝绸。由于最早期的中国丝绸大多数都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如新疆尼雅、营盘、吐鲁番,敦煌甘肃等,所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丝绸之路的研究和丝绸纺织品的保护,与国内外丝绸之路沿线的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CCTIC)成立于2000年,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保护项目。随后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纺织品文物(TCB)成立。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新疆、西藏和甘肃三地设计工作站,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纺织研究和保护中心。
2015年10月,丝路之绸国际研究联盟(IASSRT)在杭州成立,其目的是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博物馆、考古所、图书馆、大学和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等共享研究资源,共同开展相应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合作。2009年9月28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中国海宁云龙村,一个新的蚕桑丝绸工艺研究和培训中心正在计划建立。
重新开放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不仅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以丝绸为主题的纺织服饰专题博物馆,而且将建成丝绸之路与丝路之绸主题展馆,成为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窗口。
The Museum Silk Roads Collections
地图上的丝绸之路
沿线国家
相关信息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路73-1号 邮编:310002
电话:+86-571-87032060
传真:+86-571-87068136
网址: 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于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起对公众免费开放。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
经过20多年的成长历程,如今,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2016年7月,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经过为期一年多的改造提升工程后重新向社会公众开放。新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由“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中国时装艺术展”、“西方时装馆”和临时展厅6个部分组成。现有藏品不仅包括中国古代丝绸收藏,也有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纤维、纺织品和服饰。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主要目标是收集、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国纺织品,尤其是丝绸。由于最早期的中国丝绸大多数都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如新疆尼雅、营盘、吐鲁番,敦煌甘肃等,所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丝绸之路的研究和丝绸纺织品的保护,与国内外丝绸之路沿线的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CCTIC)成立于2000年,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保护项目。随后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纺织品文物(TCB)成立。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新疆、西藏和甘肃三地设计工作站,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纺织研究和保护中心。
2015年10月,丝路之绸国际研究联盟(IASSRT)在杭州成立,其目的是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博物馆、考古所、图书馆、大学和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等共享研究资源,共同开展相应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合作。2009年9月28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中国海宁云龙村,一个新的蚕桑丝绸工艺研究和培训中心正在计划建立。
重新开放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不仅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以丝绸为主题的纺织服饰专题博物馆,而且将建成丝绸之路与丝路之绸主题展馆,成为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窗口。
The Museum Silk Roads Collections
地图上的丝绸之路
沿线国家
相关信息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路73-1号 邮编:310002
电话:+86-571-87032060
传真:+86-571-87068136
网址: http://www.chinasilkmuseum.co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