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2月底,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总计15.80万平方公里。根据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101527453人。截至2020年12月底,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6个设区的市,县级政区136个(市辖区58个、县级市26个、县52个),乡镇级政区1822个(街道693个、镇1072个、乡57个)。(注: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供;山东省年末总人口由山东省统计局提供;其他数据由山东省民政厅提供。)
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至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萌芽于夏代。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文献上记载的有130多国。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朝同姓(姬)的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有55国之多,主要有齐、鲁、莱、莒、滕等国。
战国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秦统一后,在山东分置齐、琅琊、东海、东、薛等郡。西汉初有十郡六国,东汉分属青、兖、徐、豫四州,三国时大体略同。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统鲁郡)、冀(统平原、乐陵)五州。永嘉以后,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后,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时山东分隶京东东路、京西西路及河北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治益都。元朝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定为“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属华东地区,省会济南,经济中心青岛。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第19位[2]。作为工农业大省,山东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生产总值达人民币7.1兆,位列全国第三名,約占中国内地经济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2019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为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同时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非世居少数民族[3]。
山东省西部是黃河沖積平原、中部山脈丘陵、東部山东半島,地理特徵有山有海,是華北地區較多山脈分佈的省份。西部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4];东部的山东半岛向北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往东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5],往南則可航行至長江口與東南沿岸,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齊文化、魯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因為古代人群的分佈不同,分鲁南、鲁北、鲁东南、胶东四区[6],山東方言可大致分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三个方言区,这之下又可细分为小片,各地在词法和语法上颇具特色、辨识性强。山东历史上人才辈出,东周时期就有孔丘、孟轲、颜回、曾参、鲁班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7]。
目录
名称[编辑]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以东的地区;到唐宋时期指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而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8]。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有齐国和鲁国,所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或“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山东因为是孔子与孟子的出生地,又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9]。19世纪时,“山东”的英文名称为“Shan-tung”(来源图文不详)。英文名为“shandong”。[10]。
历史[编辑]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更新世(旧石器时代),山东就有古人类活动[11]。山东省沂源县发现的沂源猿人被认为是最早的山东人[12]。山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7][13],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有距今8400~7700年前的后李文化[14]、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距今6300年~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註 2]、距今4900年~4100年前龙山文化等[16]。山东龙山文化遗址被发现于济南章丘,出土的农具、陶器、陶文显示山东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17]。少昊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18]。
距今3950~3500年前的岳石文化属于青铜时代的早期[19],处于中原夏代[20],其分布以泰山、沂蒙山为中心,北起鲁北冀中,向南越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部、河南的兰考、杞县、淮阳一线,东至黄海之滨[21]。东夷人在山东东部建立众多方国,而商族则在山东西部活动[7]。商朝自商王中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历经了九世之乱,其中祖乙曾将商都迁至庇(山东郓城),南庚又迁到奄(山东曲阜),直到盘庚迁至殷(河南安阳)才稳定下来[22]。商王朝通过奄、薄姑(山东博兴)等国对山东东部未華夏化的东夷人进行统治[23]。
周朝建立初期,三監貴族、纣王子武庚联合东夷反叛,武王的弟弟周公遂发动东征,消灭奄、薄姑等国[註 3]。武王把原奄地封给周公建立鲁国,把原薄姑地盘封给姜太公建立齐国。鲁定都曲阜,农业发达;齐定都临淄[24],工商业发达,国力相当鼎盛。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它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註 4],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莒、徐、郯、宋、莱等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7]。前567年齐国消灭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国,将势力扩张至胶东半岛[25]。进入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成为戰國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占有。公元前249年,楚国攻滅鲁国;公元前223年,秦国攻滅楚国。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26]秦末民变中,田儋自立为齐王,被秦将章邯所杀。前203年,汉王刘邦派使者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停战,被烹杀;韩信攻陷齐都临淄。田广逃亡中病死,田横在海岛上(山东即墨田横岛)自立为王,被刘邦逼降,不堪受辱,自刎而死。
秦漢以来,山东成为中国的农业中心[27]。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山东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28],临淄、定陶、亢父(山东任城)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7],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东汉末年,山东地区争战频仍,先后有曹操、刘岱、臧霸、张邈于此起兵[29]。五胡乱华纷战时期,山东西部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多次大的战役。五胡亂華后期,慕容部鲜卑建立的南燕割据于山东,定都广固(山东益都),前后共十余年[30]。在二百年的战乱中,山东地区经济生产受到极大破坏。[31]
隋朝极盛时期,今山东地区的户数占全国总数的21%[32],但经济在隋末战乱中受到极大的破坏[33]。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高宗永徽之治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行政区划上主要属于河南道[34]。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等地[註 5]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它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至晚唐时,战乱四起[35],淄青节度使割据山东约六十年[36]。819年李師道遭部将刘悟发动兵变斩殺,淄青節度使一分為三[註 6]。后历经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政权[38]。
北宋时期,山东的经济得到恢复并快速发展,宋徽宗宣和元年到宣和二年(1119年—1120年)宋江聚眾三十六人在梁山造反,这个故事被写进《水浒传》[39]。南宋建炎年间,山东全境沦于金国。13世纪初,蒙古人入侵金朝,山东农民纷纷起兵,有益都的楊安兒、潍州的李全、沂蒙山的刘二祖、郝定等[40]。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41]。
明太祖洪武年间设立山东省(包括辽东),由于当时「多是无人之地」,朝廷奖励人民垦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东的耕地面积有7240余万亩,居全国第三位[42]。1417年,苏禄国东王到中国访问,回国途中在山东病逝,葬于德州[43]。明成祖在1421年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44]。然而由于经历小冰期(约1550年至1770年)[45][46],粮食减产、饥荒连年[47],再加朝廷苛政[48],明朝农民叛亂此起彼伏[49]。1633年,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到辽东投奔满清,后随清兵入关[50]。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后,山东民变愈演愈烈,明朝派朱大典出兵镇压,山东人口锐减[51][52]。
到清朝康熙年间,山东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耕地达到9000余万亩,重新成为中国的人口大省之一。1668年(康熙七年)7月25日山东省发生郯城大地震[53],震中烈度高达XII度,造成约5万人死亡,占当时人口总数约千分之三[54]。而自顺治元年(1644年)至鸦片战争(1840年)近200年间,山东发生有记载的水、旱、蝗、雹、地震等自然灾害达五十次左右[55][56]。
由于山东地处沿海、拱卫京师,在鸦片战争前就引起列强关注。1835年,英国舰船曾因登州府派船堵截而未能登岸[57]。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在烟台屯泊[57]。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山东提出海防建设方案,包括改造船炮、增加水师兵额、加强水师训练、修筑炮台、建设军储仓,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58][5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开放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60],1861年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註 7]。1888年,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7年后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61]。1897年,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发生曹州教案。1898年,清政府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和《订租威海卫专条》,将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62]。德国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事实上把山东认作势力范围。英国在威海享有独立司法权,因其独特的司法体制表现为诉讼人的低成本,一度造成附近民众偷挪界碑以使自身处于英国司法管辖范围内[63];同时英国在威海当地民众中招募警察,前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原名梁澤元)即为此时期被招募派驻香港[64]。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西部兴起[65],被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识破后逐至直隶。1849年到1911年间,有57年因黄河、京杭大运河决口引起洪灾,并有多年为旱涝并发,甚至还同年发生旱灾、虫灾、涝灾。清末民初,山东人向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俗称闯关东[6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后又取消独立,成为中华民国一省。1914年日本借口参加一战而入侵山东[67]。1919年巴黎和会上,因北洋政府未能收回山东主权[68],引发了五四运动[69]。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经美国调停,日本将青岛和胶济铁路归还中华民国[70]。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山东成为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1928年5月3日國民革命軍在北伐途中经过山东济南城时与日军发生冲突,引发济南惨案[71]。1930年10月,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72]。同年9月,韩复榘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73],他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山东省成为高度自治区域,弱化了国民政府中央对山东省的统治。1937年七七事变后,韩复榘放弃抵抗以保存实力,被蒋介石处决[74]。此后,山东省内国民党政权、日伪政权、中共政权并立,其辖区犬牙交错。[75]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中共政权依然并存。1947年5月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区的孟良崮战役中,国军最精锐的王牌七十四师被华东野战军消灭[76]。1948年解放军攻克了号称“鲁中堡垒”的潍县[77][78]。1949年6月2日,中華民國政府第十一綏靖區部隊及美軍从青岛市撤退后,解放军进驻,并将其并入山东管辖。8月12日,第三野战军取得长山列岛战役胜利[79]。至此,解放军完全占领山东省[8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東省菏澤、聊城等地,1952年撤銷該省,將其轄區併入山東、河南。江苏省的徐州和连云港一度也属于山东管辖。1959-1961年,山东省是三年大饥荒时期中最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尤以黄河流经的鲁西北地区最为惨烈[81]。据官方人口统计,山东省在1959、1960两年中,人口净减少234万[82]。
1966年8月25日,青岛发生了干部、工人群众与青岛三大院校部分学生对立的“青岛事件”,为山东“文革”拉开了序幕[83]。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山东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较大发展。到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84]。1996年,山东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1999年,山东省最后一个贫困县沾化县宣告脱贫。2004年山东工业产值和利润首次超过广东成为中国第一工业大省[85]。
2008年8月和9月,青岛作为北京的伙伴城市,举行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帆船比赛[86]。2009年济南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2010年7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双方确定支持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87]。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88]。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黄岛区设立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89]。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包含济南片区、青岛片区、烟台片区共3个片区。到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人口将达到1.03亿以上,城镇人口6700万[90]。
地理[编辑]
山东省位于北纬34°25′~38°23′和东经114°36′~122°43′之间[91],东西最宽750公里,南北最长410公里,陆地面积15.7万平方公里[92]。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93],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渤海湾。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陆地海岸线从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到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93]。沿海滩涂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沿海有青岛的胶州湾、烟台的芝罘湾以及威海湾、石岛湾等港湾[95]。黄河从山东东营市入海,形成了著名的黄河三角洲,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96]。
山东近海海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93],有海岛589个,除庙岛群岛之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如田横岛、刘公岛、芝罘岛等,部分已与陆地连接,形成陆连岛[98],岛屿岸线总长688.6公里[99]。
山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大约于7万年前露出海面,形成“胶辽古陆”。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形成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形成了山东半岛。[100]
山东境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101]。山东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胶东丘陵[102];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103]
鲁中南山地中部凸起,北侧有沂山、鲁山和泰山,南侧是蒙山,各山峰海拔在1000~1100米[104],唯泰山海拔高于1500米,是中国五岳之首[97]。胶东丘陵在高度低于鲁中南山地丘陵,海拔大部分在400米以下,仅崂山、大泽山北峰顶、艾山、昆嵛山泰薄顶等少数孤峰海拔在800米至1100米之间。丘陵之间有诸城盆地、胶莱盆地、莱阳盆地等。[105]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以及山东沿海诸河流(小清河水系和山东半岛水系)。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其中小清河水系由小清河及支脉河等组成,流域面积为14,223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水系流域面积为48,300平方公里。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每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106]
山东的主要湖泊有微山湖、东平湖、白云湖等[107]。全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85.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222亿立方米。[108]
山东矿产资源种类多,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胶东地区是中国最大黄金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109]。山东省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内已发现102种矿,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5种。
2015年,山东土地总面积2.37亿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73亿亩(含耕地1.14亿亩),建设用地面积4230万亩,未利用地2163万亩[110]。山东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积较大,分别占耕地的48%、24%和19%。
据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森林覆盖率为17.51%[111],隶属80科,203属,615种。天然植被多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是栎属,如麻栎、槲栎、枹栎等树,以麻栎最多;针叶树以日本赤松为代表。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00多种,其中兽类近50种,鸟类356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2种[112];另有海洋经济生物600多种,其中鱼类260种,贝类90种。[103]
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113]。春季天气多变,多西南大风,地面增温快,蒸发大,降水少,常干旱;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集中,时有暴雨冰雹天气出现;秋季云雨较少,秋高气爽,个别年份出现秋雨连绵天气:冬季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寒冷而干燥。全省年日照时数为2200-2900小时[114],日照百分率为50%-65%,太阳年总辐射量在481-540千焦/平方厘米;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0-14.2℃,高于0℃的年平均积温在4137-5283℃,高于10℃的年平均积温在3592-4760℃,年平均无霜期为173-250天[115];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550-95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5%-70%[113];全省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霜冻、海潮、病虫害等[103]。
行政区划[编辑]
秦朝在山东实行郡县制。汉朝曾在今山东设2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兖州[117]。唐朝大部分属河南道。北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設置了山東東路、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一詞從此做為一個正式行政區劃的名稱開始使用。元朝(1271-1368年)设山东东西道[118]。
明朝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15州89县,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这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的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明代在山东地区共设有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威海卫等9个卫以及奇山所等10个所,由山东都指挥使司统领各卫所驻军。[119]
清朝时山东布政使司改为山东省,行政长官称为巡抚。省下分道、州(府)、县。山东省有三道,分别是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和登莱青胶道[120]。另外,直隶的庆云县、宁津县、东明县也属于今山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初山东省沿旧制。1913年初,北京政府废府州,实行道县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道制,县直隶于省。1932年,南京政府颁令省以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自此省县中间始有行政督察区。[118]
1941年10月,中共政权将津浦(今京沪)铁路以西之鲁西地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不再属山东行政区。1948年8月,中共撤销边区,原冀鲁豫边区鲁境除济宁、泰西两区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外,其余划属平原省。1949年3月,山东省下辖14个市(包括济南、青岛、徐州、潍坊4个省辖市)、140个县、2个办事处、2个特区。1950年,裁撤3个行政区,将16个专区合并为滕县、临沂、泰安等11个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东部划归山东,原河北省的5个县划归山东,同时原归山东部分县划归河北和江苏。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此时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等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1981年至1992年,昌潍更名为潍坊,设立东营市,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地改市,威海、日照、莱芜升级为地级市,惠民更名为滨州。2018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莱芜市,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至此,全省共辖16个地级市。[121]
山东省现辖济南(省会)、青岛两个副省级市及14个地级市。全省设有13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58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52个县。
省会济南
计划单列市青岛
烟台
淄博
政治[编辑]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山东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25]。李干杰是现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是山东省国家权力机关[126],成立于1954年8月17日[127]。目前由全省16个省辖市和驻山东省人民解放军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省人大代表组成[128],李干杰是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山东省省级地方政权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立的山东行省[129]。清朝,山东巡抚为省内最高行政长官,下设布政使、按察使分掌全省民政、财赋与司法监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国民党、共产党先后在山东建立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现过国民党政权、共产党政权和日本傀儡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的最高行政机關是山东省人民政府[130],1955年3月改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成立山东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山东省人民政府[131]。現任省长為周乃翔。
古代山东实行“政刑合一”的司法制度,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直到清末才开始建立现代司法制度[132]。1910年8月,山东省设立提法使司。1911年1月设立山东省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同时设立省城、济南商埠、烟台商埠地方审判厅和检察厅。同年12月,在济南成立山东模范监狱。中华民国建立后,山东的地方民事与刑事审判机关分为初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高级审判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各级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改革,并参与三反五反运动[132]。目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是山东省最高审判机关,其上级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现任院长为张甲天。截至2018年2月,山东省共有19个中级法院,包括17个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青岛海事法院两个专门法院;有156个基层法院及641处人民法庭,另有2个开发区法院正在筹建中[133]。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共有17个省辖市级院、1个铁路运输院、161个基层院[134]。
山东省对外事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及山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负责[135]。从70年代末至1991年,来山东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政府要员有533批,2355人。同一时期,山东也派出了许多团组到国外访问,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人带队的有44批,235人次;各市地党政领导带队的有55批,298人次出访;还有其他重要团组80批,1327人次出访[136]。截至2003年底,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到山东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18家,其中有112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137];另一方面,山东在海外94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境外企业806家[138]。至2015底,山东累计境外投资项目4,675个,投资总额383亿美元[139]。
自1979年10青岛市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缔结山东省第一对友好城市以来[140],到2016年10月底,山东省有211对友好省州/城市(省级36对)和214对友好合作省州/城市(省级28对),友好省州总量居全国前列[141]。目前,山东省与南澳州和巴伐利亚州的友好省州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友好省州关系的示范者[142]。山东与韩国关系密切[143],韩国华侨中,90%以上是山东人[144],而在山东的韩国人数超10万[145]。截至2015年,山东与韩国贸易额达325亿美元,相当于韩国的第6大贸易伙伴国[146][147]。2016年,山东省外贸经济逆势增长,进出口总值1.5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5%;主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韩国、欧盟、东盟、日本;对外贸易行业主要是汽车、机械、建材、钢铁等[148]。
军事[编辑]
山东战略地位重要[9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修建了齐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蓬莱水城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军基地,刘公岛则是北洋水师的基地。古代山东境内发生过许多战役战斗,著名的有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晋齐鞍之战、齐魏马陵之战、乐毅破齐和田单复齐的即墨之战、汉与齐楚联军的潍水之战、东晋灭南燕的广固之战、后唐灭后梁的中都之战、蒙金战争以及明灭元之战和靖难之役等[92]。鸦片战争开始后,列强由山东沿海入侵中国达90多次。1927年和1928年,日军两次出兵山东,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了五三惨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了山东全境[149]。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武装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治委员朱瑞[149]。1949年2月,山东军区成立,1955年改编为济南军区[150]。1961年10月,以济南军区动员部为基础,建立山东省军区[151]。山东全省普遍实行民兵制度,截至1985年,全省有第一类预备役兵员约160万人,第二类预备役兵员约640万人[149]。2012年以来,山东边防推进海陆一体管控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152]。目前,省军区司令员为荣森之、政委是尚振贵[153]。
2016年2月1日中国五大战区成立后,山东省属北部战区的辖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山东省军区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东省总队驻于济南。青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机关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于54年在此诞生,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基地与核潜艇基地也位于青岛市[154][155]。潍坊是解放军第26集团军的军部驻地[156]。火箭军第822导弹旅驻于莱芜,裝備有東風-21C導彈[157]。2019年12月17日,山东号航空母舰正式入役。[158]
经济[编辑]
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978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4位。此后30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6%,仅次于粤、浙、闽和蒙居全国第5位,其中1992年至1995年GDP增幅超过20%[159]。2007年以来,山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3位。2014年山东GDP总量近1万亿美元,人均GDP为9,911美元。2015年山东省GDP比上年增长8.0%[160],GDP破6万亿人民币[161]。2016年山东有15个省辖市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名单,数量位居各省之首[162]。2016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63]。2017年山东GDP比上年增长7.4%,破7万亿人民币[164]。
山东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165]。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2692家大企业集团的名单中,山东省有292家企业上榜,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166]。魏桥创业[167]和山东能源[168]两家企业曾于2012年首度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169]。其他的大型企业还有海尔集团、兖矿集团、海信集团、鲁商集团等[165]。
山东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省,农林牧副渔产值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是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农业产业化程度极高,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几十年居首位[170]。山东省的粮食作物种植大致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为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番薯、大豆、水稻、小米、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番薯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171]。寿光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基地,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172]
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在植物资源中,有小麦、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40多种,有蔬菜、瓜类60多种,有林木、果树、茶树、桑树、柞岚等木本植物660多种,有淀粉糖类、脂肪油类、纤维类、芳香油类、鞣酸栲胶类、药用类、土农药类等野生经济植物1350多种。2013年,沾化冬枣、章丘大葱、日照绿茶、烟台苹果、金乡大蒜、荣成海带、平邑金银花、胶州大白菜、肥城桃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173]。在动物资源中,有家畜、家禽等饲养动物10多种,有中小型哺乳兽类55种,有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270多种,有害虫天敌563种,有农业害虫763种。此外还有内陆水生维管束植物30多种,内陆淡水鱼70多种。[171]
渔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2014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达900多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600亿元,渔业养殖面积达1200多万亩。刺参、海带、对虾、鮃鲽鳎、贝类、大闸蟹等是山东海水养殖优势主导产业,甲鱼、乌鳢、螭霖鱼、泥鳅、大银鱼等地方特色品种发展迅速。[93]
山东工业发达,多年来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二[163],长期依靠着自然资源的优势,重化工结构以油、盐和石化等产业为基础。鲁南和鲁西南为省内煤化工和冶炼企业主要分布地[174]。2015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1.3%。规模总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为32.5%,装备制造业占比为28.5%[174]。
山东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和食品产业[175]。其中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约68%,大型企业有中国宏桥、山东钢铁、日照钢铁、胜利油田、兖矿集团、济南轻骑等[176]。中车四方是中国国内研发与制造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具备年产160列高速动车组的制造能力,产品出口新加坡、香港等地[177]。同时,山东也有多家大型轻工业企业和多个知名品牌,如魏桥纺织、浪潮集团、海尔电器、海信集团、青岛啤酒、晨鸣纸业等[178]。山东有景芝酒业[179]、兰陵等多个白酒制造企业[180],张裕葡萄酒是世界第十大葡萄酒生产商[181][182]。
2015年,山东省服务行业产值占经济总值的45.3%[183]。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金融业增加值为2019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2016亿元,增长6.5%;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1737.9亿元[184]。2015年,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山东省GDP比重为5%,金融业地方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为10.7%,是山东经济的支柱产业[185]。2018年,全年三产业结构调整为6.5:44.0:49.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0%[186]。
山东省的旅游线路主要为两条,一是西部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线路,其中“一山”指泰山、“一水”指现为黄河山东段的古济水流域[註 10],“一圣人”指孔子。[187]二是东部的海滨休闲游,包括青岛、蓬莱、长岛等旅游景点。此外,山东省每年组织许多旅游节庆活动[188][189],如青岛国际啤酒节[190][191]、濰坊國際風箏會等[192]。2015年,山东省内旅游消费总额7062亿元,其中入境游客消费28.9亿美元,国内游客消费6505.1亿元。截至2015年3月,山东省有星级饭店752家[193]。
交通[编辑]
山东省第一条铁路,是胶澳租界至济南的胶济铁路,1904年建成通车[194]。目前,山东境内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滬高速鐵路、藍煙铁路等鐵路。東西走向的主要有膠濟鐵路、胶济客运专线等鐵路。2006年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成為山東省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2008年建成胶济客运专线,实现了客货分运,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195]。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山东省西部,设计时速350公里[196]。此外还有河北省石家庄至德州的石德铁路[197]、邯郸至济南的邯济铁路[198],河南新乡至兖州的新兖铁路,以及省内兖州至日照的兖石铁路等[199]。
济西站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其匯通的鐵路線是:濟南枢纽(京滬-膠濟-邯济)。其他还有:青岛枢纽(胶济-胶新-胶黄-蓝烟)、德州枢纽(京滬-石德,北京铁路局管)、兖州枢纽(京滬-新兖-兖石)、菏澤枢纽(京九-新兖)。按照铁道部的划分,山东省内现有特等火车站4个,分别为济南站(客货运车站)、济西站(全国十大路网级货运编组站之一)、济南西站(京沪高速铁路客运车站)、青岛站(客运车站)。济南东站是山东最大的铁路站。济南铁路局在2008年调整后管辖山东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干支线铁路网及渤海铁路轮渡[200]。
依托一流的密集的优质公路网,山东的公路客运极其发达,全省有等级客运站1425个、货运站490个。全省营运性汽车发展到113.2万辆,其中客车3.2万辆、货车110万辆。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日均发送旅客7万人次,春运时期可达到15万人次。这里有发往全省各地的班车,包括发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东北、上海、内蒙、湖北、陕西、山西、新疆等地的车次。[203]
山東省民航在2014年初步形成济南、青岛两个干线机场和烟台、济宁、临沂、威海、东营、潍坊6个支线机场共同发展的格局[205]。此外,2002年建成通航的蓬莱沙河口机场主要用于试飞、训练和旅游[206],日照山字河机场于2015年12月22日投入使用[207],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还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竣工[208]。2014年山东省航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5万吨,其中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209]。2008年山东开通台湾直航,目前有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四个直航点,共10条航线,每周往返52个航班,运力达到每天往返1000多人次。[205]
山东航空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经营220多条航线,每周700多个航班飞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截至2018年3月,山东航空公司运营114架波音737系列飞机,平均机龄为5.0年。[210]
山东主要有青岛、烟台、东营、潍坊、日照、威海、龙口、羊角沟等港口[211],2012年吞吐量突破10亿吨[212]。其中,青岛港由青岛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2015年完成吞吐量4.85亿吨,集装箱完成1743.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七位[213]。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青岛港有75个泊位,与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通航[214]。烟台港拥有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等四个港区,控制着山东半岛北部百余公里的海岸线,有各类泊位98个[215]。201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5.2万标箱,位列全国第16名[216]。东营港有56个泊位,2015年吞吐量达到600万吨[217]。
截至2019年4月,山东省内运营的城市轨道系统有青岛地铁和济南地铁。青岛地铁现有运营路线6条(运营里程约284公里)。[218]济南地铁于2015年开始施工[219],2019年4月1日1号线正式运营,现有运营线路2条(84.25公里)。[220]此外,烟台、临沂、淄博等市正在规划或等待审批相关事务。[221]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属华东地区,省会济南,经济中心青岛。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第19位[2]。作为工农业大省,山东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生产总值达人民币7.1兆,位列全国第三名,約占中国内地经济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2019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为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同时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非世居少数民族[3]。
山东省西部是黃河沖積平原、中部山脈丘陵、東部山东半島,地理特徵有山有海,是華北地區較多山脈分佈的省份。西部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4];东部的山东半岛向北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往东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5],往南則可航行至長江口與東南沿岸,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齊文化、魯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因為古代人群的分佈不同,分鲁南、鲁北、鲁东南、胶东四区[6],山東方言可大致分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三个方言区,这之下又可细分为小片,各地在词法和语法上颇具特色、辨识性强。山东历史上人才辈出,东周时期就有孔丘、孟轲、颜回、曾参、鲁班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7]。
目录
名称编辑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以东的地区;到唐宋时期指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而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8]。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有齐国和鲁国,所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或“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山东因为是孔子与孟子的出生地,又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9]。19世纪时,“山东”的英文名称为“Shan-tung”(来源图文不详)。英文名为“shandong”。[10]。
历史编辑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更新世(旧石器时代),山东就有古人类活动[11]。山东省沂源县发现的沂源猿人被认为是最早的山东人[12]。山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7][13],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有距今8400~7700年前的后李文化[14]、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距今6300年~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註 2]、距今4900年~4100年前龙山文化等[16]。山东龙山文化遗址被发现于济南章丘,出土的农具、陶器、陶文显示山东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17]。少昊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活动于山东西南部一带[18]。
距今3950~3500年前的岳石文化属于青铜时代的早期[19],处于中原夏代[20],其分布以泰山、沂蒙山为中心,北起鲁北冀中,向南越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部、河南的兰考、杞县、淮阳一线,东至黄海之滨[21]。东夷人在山东东部建立众多方国,而商族则在山东西部活动[7]。商朝自商王中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历经了九世之乱,其中祖乙曾将商都迁至庇(山东郓城),南庚又迁到奄(山东曲阜),直到盘庚迁至殷(河南安阳)才稳定下来[22]。商王朝通过奄、薄姑(山东博兴)等国对山东东部未華夏化的东夷人进行统治[23]。
周朝建立初期,三監貴族、纣王子武庚联合东夷反叛,武王的弟弟周公遂发动东征,消灭奄、薄姑等国[註 3]。武王把原奄地封给周公建立鲁国,把原薄姑地盘封给姜太公建立齐国。鲁定都曲阜,农业发达;齐定都临淄[24],工商业发达,国力相当鼎盛。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它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註 4],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莒、徐、郯、宋、莱等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7]。前567年齐国消灭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国,将势力扩张至胶东半岛[25]。进入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成为戰國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占有。公元前249年,楚国攻滅鲁国;公元前223年,秦国攻滅楚国。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26]秦末民变中,田儋自立为齐王,被秦将章邯所杀。前203年,汉王刘邦派使者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停战,被烹杀;韩信攻陷齐都临淄。田广逃亡中病死,田横在海岛上(山东即墨田横岛)自立为王,被刘邦逼降,不堪受辱,自刎而死。
秦漢以来,山东成为中国的农业中心[27]。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山东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28],临淄、定陶、亢父(山东任城)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7],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东汉末年,山东地区争战频仍,先后有曹操、刘岱、臧霸、张邈于此起兵[29]。五胡乱华纷战时期,山东西部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多次大的战役。五胡亂華后期,慕容部鲜卑建立的南燕割据于山东,定都广固(山东益都),前后共十余年[30]。在二百年的战乱中,山东地区经济生产受到极大破坏。[31]
隋朝极盛时期,今山东地区的户数占全国总数的21%[32],但经济在隋末战乱中受到极大的破坏[33]。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高宗永徽之治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行政区划上主要属于河南道[34]。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等地[註 5]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它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至晚唐时,战乱四起[35],淄青节度使割据山东约六十年[36]。819年李師道遭部将刘悟发动兵变斩殺,淄青節度使一分為三[註 6]。后历经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政权[38]。
北宋时期,山东的经济得到恢复并快速发展,宋徽宗宣和元年到宣和二年(1119年—1120年)宋江聚眾三十六人在梁山造反,这个故事被写进《水浒传》[39]。南宋建炎年间,山东全境沦于金国。13世纪初,蒙古人入侵金朝,山东农民纷纷起兵,有益都的楊安兒、潍州的李全、沂蒙山的刘二祖、郝定等[40]。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41]。
明太祖洪武年间设立山东省(包括辽东),由于当时「多是无人之地」,朝廷奖励人民垦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东的耕地面积有7240余万亩,居全国第三位[42]。1417年,苏禄国东王到中国访问,回国途中在山东病逝,葬于德州[43]。明成祖在1421年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44]。然而由于经历小冰期(约1550年至1770年)[45][46],粮食减产、饥荒连年[47],再加朝廷苛政[48],明朝农民叛亂此起彼伏[49]。1633年,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到辽东投奔满清,后随清兵入关[50]。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后,山东民变愈演愈烈,明朝派朱大典出兵镇压,山东人口锐减[51][52]。
到清朝康熙年间,山东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耕地达到9000余万亩,重新成为中国的人口大省之一。1668年(康熙七年)7月25日山东省发生郯城大地震[53],震中烈度高达XII度,造成约5万人死亡,占当时人口总数约千分之三[54]。而自顺治元年(1644年)至鸦片战争(1840年)近200年间,山东发生有记载的水、旱、蝗、雹、地震等自然灾害达五十次左右[55][56]。
由于山东地处沿海、拱卫京师,在鸦片战争前就引起列强关注。1835年,英国舰船曾因登州府派船堵截而未能登岸[57]。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在烟台屯泊[57]。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山东提出海防建设方案,包括改造船炮、增加水师兵额、加强水师训练、修筑炮台、建设军储仓,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58][5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开放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60],1861年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註 7]。1888年,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7年后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61]。1897年,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发生曹州教案。1898年,清政府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和《订租威海卫专条》,将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62]。德国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事实上把山东认作势力范围。英国在威海享有独立司法权,因其独特的司法体制表现为诉讼人的低成本,一度造成附近民众偷挪界碑以使自身处于英国司法管辖范围内[63];同时英国在威海当地民众中招募警察,前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原名梁澤元)即为此时期被招募派驻香港[64]。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西部兴起[65],被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识破后逐至直隶。1849年到1911年间,有57年因黄河、京杭大运河决口引起洪灾,并有多年为旱涝并发,甚至还同年发生旱灾、虫灾、涝灾。清末民初,山东人向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俗称闯关东[6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后又取消独立,成为中华民国一省。1914年日本借口参加一战而入侵山东[67]。1919年巴黎和会上,因北洋政府未能收回山东主权[68],引发了五四运动[69]。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经美国调停,日本将青岛和胶济铁路归还中华民国[70]。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山东成为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1928年5月3日國民革命軍在北伐途中经过山东济南城时与日军发生冲突,引发济南惨案[71]。1930年10月,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72]。同年9月,韩复榘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73],他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山东省成为高度自治区域,弱化了国民政府中央对山东省的统治。1937年七七事变后,韩复榘放弃抵抗以保存实力,被蒋介石处决[74]。此后,山东省内国民党政权、日伪政权、中共政权并立,其辖区犬牙交错。[75]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中共政权依然并存。1947年5月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区的孟良崮战役中,国军最精锐的王牌七十四师被华东野战军消灭[76]。1948年解放军攻克了号称“鲁中堡垒”的潍县[77][78]。1949年6月2日,中華民國政府第十一綏靖區部隊及美軍从青岛市撤退后,解放军进驻,并将其并入山东管辖。8月12日,第三野战军取得长山列岛战役胜利[79]。至此,解放军完全占领山东省[8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東省菏澤、聊城等地,1952年撤銷該省,將其轄區併入山東、河南。江苏省的徐州和连云港一度也属于山东管辖。1959-1961年,山东省是三年大饥荒时期中最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尤以黄河流经的鲁西北地区最为惨烈[81]。据官方人口统计,山东省在1959、1960两年中,人口净减少234万[82]。
1966年8月25日,青岛发生了干部、工人群众与青岛三大院校部分学生对立的“青岛事件”,为山东“文革”拉开了序幕[83]。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山东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较大发展。到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84]。1996年,山东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1999年,山东省最后一个贫困县沾化县宣告脱贫。2004年山东工业产值和利润首次超过广东成为中国第一工业大省[85]。
2008年8月和9月,青岛作为北京的伙伴城市,举行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帆船比赛[86]。2009年济南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2010年7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双方确定支持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87]。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88]。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黄岛区设立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89]。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包含济南片区、青岛片区、烟台片区共3个片区。到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人口将达到1.03亿以上,城镇人口6700万[90]。
地理编辑
山东省位于北纬34°25′~38°23′和东经114°36′~122°43′之间[91],东西最宽750公里,南北最长410公里,陆地面积15.7万平方公里[92]。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93],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渤海湾。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陆地海岸线从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到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93]。沿海滩涂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沿海有青岛的胶州湾、烟台的芝罘湾以及威海湾、石岛湾等港湾[95]。黄河从山东东营市入海,形成了著名的黄河三角洲,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96]。
山东近海海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93],有海岛589个,除庙岛群岛之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如田横岛、刘公岛、芝罘岛等,部分已与陆地连接,形成陆连岛[98],岛屿岸线总长688.6公里[99]。
山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大约于7万年前露出海面,形成“胶辽古陆”。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形成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形成了山东半岛。[100]
山东境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101]。山东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胶东丘陵[102];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103]
鲁中南山地中部凸起,北侧有沂山、鲁山和泰山,南侧是蒙山,各山峰海拔在1000~1100米[104],唯泰山海拔高于1500米,是中国五岳之首[97]。胶东丘陵在高度低于鲁中南山地丘陵,海拔大部分在400米以下,仅崂山、大泽山北峰顶、艾山、昆嵛山泰薄顶等少数孤峰海拔在800米至1100米之间。丘陵之间有诸城盆地、胶莱盆地、莱阳盆地等。[105]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以及山东沿海诸河流(小清河水系和山东半岛水系)。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其中小清河水系由小清河及支脉河等组成,流域面积为14,223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水系流域面积为48,300平方公里。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每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106]
山东的主要湖泊有微山湖、东平湖、白云湖等[107]。全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85.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222亿立方米。[108]
山东矿产资源种类多,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胶东地区是中国最大黄金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109]。山东省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内已发现102种矿,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5种。
2015年,山东土地总面积2.37亿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73亿亩(含耕地1.14亿亩),建设用地面积4230万亩,未利用地2163万亩[110]。山东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积较大,分别占耕地的48%、24%和19%。
据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森林覆盖率为17.51%[111],隶属80科,203属,615种。天然植被多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是栎属,如麻栎、槲栎、枹栎等树,以麻栎最多;针叶树以日本赤松为代表。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00多种,其中兽类近50种,鸟类356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2种[112];另有海洋经济生物600多种,其中鱼类260种,贝类90种。[103]
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113]。春季天气多变,多西南大风,地面增温快,蒸发大,降水少,常干旱;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集中,时有暴雨冰雹天气出现;秋季云雨较少,秋高气爽,个别年份出现秋雨连绵天气:冬季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寒冷而干燥。全省年日照时数为2200-2900小时[114],日照百分率为50%-65%,太阳年总辐射量在481-540千焦/平方厘米;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0-14.2℃,高于0℃的年平均积温在4137-5283℃,高于10℃的年平均积温在3592-4760℃,年平均无霜期为173-250天[115];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550-95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5%-70%[113];全省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霜冻、海潮、病虫害等[103]。
行政区划编辑
秦朝在山东实行郡县制。汉朝曾在今山东设2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兖州[117]。唐朝大部分属河南道。北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設置了山東東路、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一詞從此做為一個正式行政區劃的名稱開始使用。元朝(1271-1368年)设山东东西道[118]。
明朝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15州89县,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这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的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明代在山东地区共设有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威海卫等9个卫以及奇山所等10个所,由山东都指挥使司统领各卫所驻军。[119]
清朝时山东布政使司改为山东省,行政长官称为巡抚。省下分道、州(府)、县。山东省有三道,分别是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和登莱青胶道[120]。另外,直隶的庆云县、宁津县、东明县也属于今山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初山东省沿旧制。1913年初,北京政府废府州,实行道县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道制,县直隶于省。1932年,南京政府颁令省以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自此省县中间始有行政督察区。[118]
1941年10月,中共政权将津浦(今京沪)铁路以西之鲁西地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不再属山东行政区。1948年8月,中共撤销边区,原冀鲁豫边区鲁境除济宁、泰西两区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外,其余划属平原省。1949年3月,山东省下辖14个市(包括济南、青岛、徐州、潍坊4个省辖市)、140个县、2个办事处、2个特区。1950年,裁撤3个行政区,将16个专区合并为滕县、临沂、泰安等11个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东部划归山东,原河北省的5个县划归山东,同时原归山东部分县划归河北和江苏。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此时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等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1981年至1992年,昌潍更名为潍坊,设立东营市,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地改市,威海、日照、莱芜升级为地级市,惠民更名为滨州。2018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莱芜市,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至此,全省共辖16个地级市。[121]
山东省现辖济南(省会)、青岛两个副省级市及14个地级市。全省设有13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58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52个县。
省会济南
计划单列市青岛
烟台
淄博
政治编辑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山东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25]。李干杰是现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是山东省国家权力机关[126],成立于1954年8月17日[127]。目前由全省16个省辖市和驻山东省人民解放军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省人大代表组成[128],李干杰是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山东省省级地方政权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立的山东行省[129]。清朝,山东巡抚为省内最高行政长官,下设布政使、按察使分掌全省民政、财赋与司法监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国民党、共产党先后在山东建立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现过国民党政权、共产党政权和日本傀儡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的最高行政机關是山东省人民政府[130],1955年3月改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成立山东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山东省人民政府[131]。現任省长為周乃翔。
古代山东实行“政刑合一”的司法制度,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直到清末才开始建立现代司法制度[132]。1910年8月,山东省设立提法使司。1911年1月设立山东省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同时设立省城、济南商埠、烟台商埠地方审判厅和检察厅。同年12月,在济南成立山东模范监狱。中华民国建立后,山东的地方民事与刑事审判机关分为初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高级审判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各级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改革,并参与三反五反运动[132]。目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是山东省最高审判机关,其上级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现任院长为张甲天。截至2018年2月,山东省共有19个中级法院,包括17个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青岛海事法院两个专门法院;有156个基层法院及641处人民法庭,另有2个开发区法院正在筹建中[133]。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共有17个省辖市级院、1个铁路运输院、161个基层院[134]。
山东省对外事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及山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负责[135]。从70年代末至1991年,来山东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政府要员有533批,2355人。同一时期,山东也派出了许多团组到国外访问,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人带队的有44批,235人次;各市地党政领导带队的有55批,298人次出访;还有其他重要团组80批,1327人次出访[136]。截至2003年底,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到山东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8,418家,其中有112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137];另一方面,山东在海外94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境外企业806家[138]。至2015底,山东累计境外投资项目4,675个,投资总额383亿美元[139]。
自1979年10青岛市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缔结山东省第一对友好城市以来[140],到2016年10月底,山东省有211对友好省州/城市(省级36对)和214对友好合作省州/城市(省级28对),友好省州总量居全国前列[141]。目前,山东省与南澳州和巴伐利亚州的友好省州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友好省州关系的示范者[142]。山东与韩国关系密切[143],韩国华侨中,90%以上是山东人[144],而在山东的韩国人数超10万[145]。截至2015年,山东与韩国贸易额达325亿美元,相当于韩国的第6大贸易伙伴国[146][147]。2016年,山东省外贸经济逆势增长,进出口总值1.5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5%;主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韩国、欧盟、东盟、日本;对外贸易行业主要是汽车、机械、建材、钢铁等[148]。
军事编辑
山东战略地位重要[9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修建了齐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蓬莱水城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军基地,刘公岛则是北洋水师的基地。古代山东境内发生过许多战役战斗,著名的有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晋齐鞍之战、齐魏马陵之战、乐毅破齐和田单复齐的即墨之战、汉与齐楚联军的潍水之战、东晋灭南燕的广固之战、后唐灭后梁的中都之战、蒙金战争以及明灭元之战和靖难之役等[92]。鸦片战争开始后,列强由山东沿海入侵中国达90多次。1927年和1928年,日军两次出兵山东,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了五三惨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了山东全境[149]。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武装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治委员朱瑞[149]。1949年2月,山东军区成立,1955年改编为济南军区[150]。1961年10月,以济南军区动员部为基础,建立山东省军区[151]。山东全省普遍实行民兵制度,截至1985年,全省有第一类预备役兵员约160万人,第二类预备役兵员约640万人[149]。2012年以来,山东边防推进海陆一体管控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152]。目前,省军区司令员为荣森之、政委是尚振贵[153]。
2016年2月1日中国五大战区成立后,山东省属北部战区的辖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山东省军区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东省总队驻于济南。青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机关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于54年在此诞生,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基地与核潜艇基地也位于青岛市[154][155]。潍坊是解放军第26集团军的军部驻地[156]。火箭军第822导弹旅驻于莱芜,裝備有東風-21C導彈[157]。2019年12月17日,山东号航空母舰正式入役。[158]
经济编辑
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978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4位。此后30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6%,仅次于粤、浙、闽和蒙居全国第5位,其中1992年至1995年GDP增幅超过20%[159]。2007年以来,山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3位。2014年山东GDP总量近1万亿美元,人均GDP为9,911美元。2015年山东省GDP比上年增长8.0%[160],GDP破6万亿人民币[161]。2016年山东有15个省辖市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名单,数量位居各省之首[162]。2016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63]。2017年山东GDP比上年增长7.4%,破7万亿人民币[164]。
山东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165]。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2692家大企业集团的名单中,山东省有292家企业上榜,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166]。魏桥创业[167]和山东能源[168]两家企业曾于2012年首度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169]。其他的大型企业还有海尔集团、兖矿集团、海信集团、鲁商集团等[165]。
山东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省,农林牧副渔产值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是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农业产业化程度极高,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几十年居首位[170]。山东省的粮食作物种植大致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为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番薯、大豆、水稻、小米、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番薯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171]。寿光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基地,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172]
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在植物资源中,有小麦、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40多种,有蔬菜、瓜类60多种,有林木、果树、茶树、桑树、柞岚等木本植物660多种,有淀粉糖类、脂肪油类、纤维类、芳香油类、鞣酸栲胶类、药用类、土农药类等野生经济植物1350多种。2013年,沾化冬枣、章丘大葱、日照绿茶、烟台苹果、金乡大蒜、荣成海带、平邑金银花、胶州大白菜、肥城桃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173]。在动物资源中,有家畜、家禽等饲养动物10多种,有中小型哺乳兽类55种,有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270多种,有害虫天敌563种,有农业害虫763种。此外还有内陆水生维管束植物30多种,内陆淡水鱼70多种。[171]
渔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2014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达900多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600亿元,渔业养殖面积达1200多万亩。刺参、海带、对虾、鮃鲽鳎、贝类、大闸蟹等是山东海水养殖优势主导产业,甲鱼、乌鳢、螭霖鱼、泥鳅、大银鱼等地方特色品种发展迅速。[93]
山东工业发达,多年来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二[163],长期依靠着自然资源的优势,重化工结构以油、盐和石化等产业为基础。鲁南和鲁西南为省内煤化工和冶炼企业主要分布地[174]。2015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1.3%。规模总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为32.5%,装备制造业占比为28.5%[174]。
山东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和食品产业[175]。其中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约68%,大型企业有中国宏桥、山东钢铁、日照钢铁、胜利油田、兖矿集团、济南轻骑等[176]。中车四方是中国国内研发与制造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具备年产160列高速动车组的制造能力,产品出口新加坡、香港等地[177]。同时,山东也有多家大型轻工业企业和多个知名品牌,如魏桥纺织、浪潮集团、海尔电器、海信集团、青岛啤酒、晨鸣纸业等[178]。山东有景芝酒业[179]、兰陵等多个白酒制造企业[180],张裕葡萄酒是世界第十大葡萄酒生产商[181][182]。
2015年,山东省服务行业产值占经济总值的45.3%[183]。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金融业增加值为2019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2016亿元,增长6.5%;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1737.9亿元[184]。2015年,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山东省GDP比重为5%,金融业地方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为10.7%,是山东经济的支柱产业[185]。2018年,全年三产业结构调整为6.5:44.0:49.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0%[186]。
山东省的旅游线路主要为两条,一是西部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线路,其中“一山”指泰山、“一水”指现为黄河山东段的古济水流域[註 10],“一圣人”指孔子。[187]二是东部的海滨休闲游,包括青岛、蓬莱、长岛等旅游景点。此外,山东省每年组织许多旅游节庆活动[188][189],如青岛国际啤酒节[190][191]、濰坊國際風箏會等[192]。2015年,山东省内旅游消费总额7062亿元,其中入境游客消费28.9亿美元,国内游客消费6505.1亿元。截至2015年3月,山东省有星级饭店752家[193]。
交通编辑
山东省第一条铁路,是胶澳租界至济南的胶济铁路,1904年建成通车[194]。目前,山东境内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滬高速鐵路、藍煙铁路等鐵路。東西走向的主要有膠濟鐵路、胶济客运专线等鐵路。2006年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成為山東省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2008年建成胶济客运专线,实现了客货分运,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195]。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山东省西部,设计时速350公里[196]。此外还有河北省石家庄至德州的石德铁路[197]、邯郸至济南的邯济铁路[198],河南新乡至兖州的新兖铁路,以及省内兖州至日照的兖石铁路等[199]。
济西站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其匯通的鐵路線是:濟南枢纽(京滬-膠濟-邯济)。其他还有:青岛枢纽(胶济-胶新-胶黄-蓝烟)、德州枢纽(京滬-石德,北京铁路局管)、兖州枢纽(京滬-新兖-兖石)、菏澤枢纽(京九-新兖)。按照铁道部的划分,山东省内现有特等火车站4个,分别为济南站(客货运车站)、济西站(全国十大路网级货运编组站之一)、济南西站(京沪高速铁路客运车站)、青岛站(客运车站)。济南东站是山东最大的铁路站。济南铁路局在2008年调整后管辖山东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干支线铁路网及渤海铁路轮渡[200]。
依托一流的密集的优质公路网,山东的公路客运极其发达,全省有等级客运站1425个、货运站490个。全省营运性汽车发展到113.2万辆,其中客车3.2万辆、货车110万辆。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日均发送旅客7万人次,春运时期可达到15万人次。这里有发往全省各地的班车,包括发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东北、上海、内蒙、湖北、陕西、山西、新疆等地的车次。[203]
山東省民航在2014年初步形成济南、青岛两个干线机场和烟台、济宁、临沂、威海、东营、潍坊6个支线机场共同发展的格局[205]。此外,2002年建成通航的蓬莱沙河口机场主要用于试飞、训练和旅游[206],日照山字河机场于2015年12月22日投入使用[207],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还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竣工[208]。2014年山东省航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5万吨,其中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209]。2008年山东开通台湾直航,目前有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四个直航点,共10条航线,每周往返52个航班,运力达到每天往返1000多人次。[205]
山东航空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经营220多条航线,每周700多个航班飞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截至2018年3月,山东航空公司运营114架波音737系列飞机,平均机龄为5.0年。[210]
山东主要有青岛、烟台、东营、潍坊、日照、威海、龙口、羊角沟等港口[211],2012年吞吐量突破10亿吨[212]。其中,青岛港由青岛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2015年完成吞吐量4.85亿吨,集装箱完成1743.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七位[213]。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青岛港有75个泊位,与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通航[214]。烟台港拥有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等四个港区,控制着山东半岛北部百余公里的海岸线,有各类泊位98个[215]。201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5.2万标箱,位列全国第16名[216]。东营港有56个泊位,2015年吞吐量达到600万吨[217]。
截至2019年4月,山东省内运营的城市轨道系统有青岛地铁和济南地铁。青岛地铁现有运营路线6条(运营里程约284公里)。[218]济南地铁于2015年开始施工[219],2019年4月1日1号线正式运营,现有运营线路2条(84.25公里)。[220]此外,烟台、临沂、淄博等市正在规划或等待审批相关事务。[221]
人口编辑
山东省较为确切的人口统计数字始于汉代,此后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公元2年,今山东省域人口为1200余万,至1830年始突破3000万为第一阶段。1841年至1949年为第二阶段,山东人口平缓发展,至1949年达到4500万。五六十年代山东人口高速发展,七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到1988年达到8000余万[222]。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山东全省常住人口为9579.31万人。2015年,山东全年出生人口123.5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9847.16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2%,15-64岁人口占71.1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21%[160]。2017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223]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为832.87万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332.26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3846.8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391.24万人,文盲人口为475.73万人,文盲率为4.97%[3]。山东省义务教育实现较高水平,2016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7%,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2%[224]。
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80岁以上老年人达261.5万,100岁以上老年人达5932人。2000年平均预期寿命是73.42岁,2010年达到76.46岁,2016年有望达到78岁[225]。2009年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中国第十个、山东省第一个,也是中国北方第一个长寿之乡[226]。
截至2015年3月份,山东省境内有55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75%。其中,回族人口5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省内共有四个回族乡镇,分别是淄博临淄区金岭镇、德州禹城市十里望镇、聊城莘县张鲁镇和菏泽曹县侯集镇。[227]
2021年5月21日,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公布。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10152.7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0062.2万人,占99.11%,各少数民族人口90.5万人,占0.89%。16个地级市中,2个人口突破1000万,分别是临沂市1101.8万人、青岛市1007.2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5143.3万人,占50.66%;女性人口5009.5万人,占49.34%。总人口性别比为102.6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95。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06.3万人,占18.78%;15-59岁人口为6124.4万人,占60.3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22.1万人,占20.9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36.4万人,占15.13%。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60.3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55.3万人,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5年,文盲率为3.26%。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401.4万人,占63.0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751.3万人,占36.95%。[228]
另外,山东省青岛市也是在华韩国人的主要聚集区,约有人口10万余人[229]
山東宗教[230][註 11]
山东省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五种宗教。其中佛教和道教在山东有千年以上历史。山东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许多原生的信仰、神话、道派发源于此、兴盛于此。例如:以齐国姜尚为主的道教信仰、以三神山和八仙过海为主要内容的蓬莱神话、以求仙长生为目的的方仙道、以圆融三教内丹修炼为旗帜的全真道、以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为中心的朝山进香活动等等[232]。伊斯兰教主要自13世纪随回族穆斯林徙居山东后发展的。山东现存清真寺绝大多数为明、清以来建筑,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一部分被列为省、市、县甚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3]。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起来的[234][235]。
截至2015年3月份,全省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4961处,其中寺观教堂1285处,其他固定处所3676处;宗教教职人员6599人,其中经省宗教局认定备案的3456人;宗教院校3所,分别是山东湛山佛学院、山东神学院、山东天主教圣神修院。全省性爱国宗教团体7个,分别是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和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236]。截至2010年,信奉中国民间信仰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25.28%,基督宗教占1.21%, 伊斯兰教0.55%,其他宗教或无宗教信仰者占80.05%[230][231]。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制为山东省政府组成部门,由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负责领导,简称省民族宗教委。下属的“民族一处”负责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发展相关工作,“民族二处”负责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宗教一处”承办天主教、基督新教事务管理工作,“宗教二处”承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事务管理工作。[237]
濟南關帝廟內的關帝神像
寿光种菜,也是“敢为天下先”。这里位于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靠近黄河三角洲平原的肥沃土地与丰沛水源,让寿光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物阜民丰。写出《齐民要术》的“农圣”贾思勰就是寿光人。
2006年日本人投资15亿,租下山东1500亩地却闲置5年,有何图谋
休养生息了5年的时光,原来是朝日绿源农场想要恢复土地的肥力。这时候才慢慢摸清楚日本人的想法,村民们才没有了之前异样的眼光。不过他们也怀疑,这些举动真的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吗?毕竟朝日绿源农场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本钱。
山东省人口过亿,有济南青岛双璧,历史上一直很强?
山东省下辖十六个地级市(含两个副省级城市,下同),基本上都进入全国GDP排名百强。山东省的地级市,只有一个泰安市的人口增长率是负数,但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只有-0.4%。
1.26亿元!河南“赌”赢了山东
来源:新华社
“哈啤酒,吃蛤蜊”,多高的颜值才能驾驭山东话?
语言其实没有雅俗之分,之所以大家会觉得粤语好听,东北话好笑,山东方言好土,都是和一个地方人的性格有关。山东话土气是因为山东本身接地气,与其说那是一种土,不如说是山东人接地气的一种表现,以及对于自身生长土地的热爱。
在自然休闲中品尝美味红枣
想必大家都知道红枣,它的肉质鲜美,一口一个。位于山东的冬枣生态旅游区,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这里的美丽自然风光,还品尝到这里的美味冬枣。在休闲旅游中感受农家风情,还能亲自采摘冬枣,多了一份自给自足的乐趣。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1亿山东人,都是馒头的孩子!
平时一日三餐吃馒头,重要祭祀活动要蒸大馒头,孩子庆生、学生升学、老人祝寿,都要蒸花馍,每逢重大年节馒头都C位角色。
山东,疯狂的蔬菜 |地球知识局
进入深秋季节,华北地区气温明显降低,光照强度减弱,蔬菜生长速度变慢。
沿海大省,摆脱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