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展中心设有独立的会议中心,面积达22,000平方米,配合一层可容纳2,200人的多功能厅(5展馆),共有25个50-2,200座的各种规格和形式的会议厅,另配套贵宾接待厅若干间。会议厅设施一流,同声传译等设施完备。会议中心可以满足大、中、小各种规模会议的需求。深圳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以其拥有的多项优势,打造深圳中心区独一无二的会议空间。
►尽览CBD无敌美景――从位于五楼的会议中心向外望,中心区无敌美景可尽收眼底。
►一流的会议设施和设备――拥有专业的音响系统、灯光系统、发言系统、投影系统、表决和签到系统等设施和设备。
►专业的餐饮服务――拥有专业餐饮团队及设备提供中餐、西餐、穆斯林餐、茶歇等专业餐饮服务。
►完善的商务配套――会展中心内设商务中心,可以提供运输、税务、银行、印刷、邮电通讯、旅游票务、打字、复印等。
►快捷便利的周边交通――距深圳火车站15分钟车程、距深圳机场30分钟车程。地铁1号、4号线在此交汇,有20多条公交线路经达。
►专业的服务团队――培训精良、经验丰富、热情周到的会议服务人员将为您提供专业、优良的会议服务
二、 办会流程
1、 通过网站等资料了解会展中心会议场地及功能。
2、 与会展中心会议销售人员联系,沟通需求,并现场考察,确定使用的会议厅。
3、 与深圳会展中心签订《会议场地租赁合同》,并交纳订金。
4、 将会议具体要求告知会展中心联系人,并跟进落实情况。
5、 会议举办前或活动进场搭建前,完成合同款项的结算。
6、 会议召开之前提前半天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并就调整意见及时与会展中心沟通。
7、 对于大型活动需要自行进行场地搭建的,需与会展中心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遵守会展中心相关规定。
8、 活动\会议举办后,对场地进行检查,对于自带设备进行清理,防止物品遗失;对于大型搭建,要进行拆除。
9、 对会展中心提供的服务填写《会议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如实反映真实意见。
三、 办会要求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英語:Taipei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以下簡稱TICC)是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之一。1984年12月27日,行政院會議核可交通部送審之《興建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1];1986年6月TICC動工興建,1989年11月完工;1989年12月4日,在「第十二屆亞洲大洋洲婦產科醫學會議」進入此建築、成為第一個在此處進行的國際會議的同時,也宣告正式啟用[2];最終,1990年1月8日[3],TICC成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範疇。
TICC除了提供工商界租用此建築進行各類型會議與展覽以外,也有設置餐廳及大會堂,是一項多功能的展會建築。在營運初期雖有遇到虧損之現象,但隨著台北世貿四合一建築的機能與台北101的興起,TICC也成為眾多會議、各類型演藝活動會、研討會、產品發表會之重點舉辦場地,至今每年約有八百餘場的各類會展在此地進行。截至目前為止,TICC也是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簡稱ICCA)與國際會議中心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gress Centres,簡稱AIPC)的會員。
目录
主要設施[编辑]
樓層從2M延至6M、樓高26公尺,舞台寬約23公尺的大會堂,提供大型演講、研討會、藝文表演、演唱會、企業大型聚會時使用,座位可容納3100人,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室內會議場所,並擁有6種語言的同步口譯設備,許多國際性的大型會議與各類型演藝活動會選在此處舉辦。
依照規模,有大、中、小之分。其中,101、201等兩間大型會議室,挑高5.6公尺,設有專業隔板,可彈性分間使用,最大容納量達800人,此兩間會議室亦可搭建展覽攤位,舉辦小型展覽。 102、105、202、203及401等其他中小型會議室,可供舉辦50至200人的研討會。103會議室已改造為數位攝影棚,提供直播及錄影之創新數位會議服務。
逢大型研討會或展覽進行時,在一、二樓南北走廊區也會提供給廠商設置展覽攤位。一樓大廳兩側休息區也可租用,進行小型展覽。大廳服務台除提供諮詢服務外,備有會展季刊與各種導覽簡介,供參觀者索取。
有宴會廳、貴賓廳、翠庭與南軒、北軒、雅軒、悅軒等用餐廳室,目前是天成飯店集團承攬經營,名稱為「天成大飯店TICC世貿會館」,提供各類型宴會使用。各餐廳除提供館內展會活動所需的餐宴外,同時宴會廳、貴賓廳及南軒、北軒、雅軒、悅軒皆為餐會型會議室,可租用辦理頒獎典禮、研討會、記者會等各式活動。而在一樓有路易莎咖啡提供飲品、簡餐。
在1989年12月啟用的同時,知名景觀雕塑家楊英風完成了雕塑作品《天下為公》,放置於莊敬路入口大廳處,採用不鏽鋼材質的鏡面反射,希望將本身的圓融具足特色與環境、觀者相諧,進而達成天人合一之境[4][5][6]。
主要活動[编辑]
爭議問題[编辑]
TICC正門與側門的問題,一向是很多參加會議或是參觀展覽者最容易誤判的地方,主要是因為規劃上的問題所致。TICC當初設址時,門牌號碼設在信義路五段1號;但是真正的正大門,不是信義路上屋頂設計的南側入口,而是與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A區相鄰的東側入口大門[8]。同理,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也有類似之設計。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英語:Taipei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以下簡稱TICC)是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之一。1984年12月27日,行政院會議核可交通部送審之《興建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1];1986年6月TICC動工興建,1989年11月完工;1989年12月4日,在「第十二屆亞洲大洋洲婦產科醫學會議」進入此建築、成為第一個在此處進行的國際會議的同時,也宣告正式啟用[2];最終,1990年1月8日[3],TICC成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範疇。
TICC除了提供工商界租用此建築進行各類型會議與展覽以外,也有設置餐廳及大會堂,是一項多功能的展會建築。在營運初期雖有遇到虧損之現象,但隨著台北世貿四合一建築的機能與台北101的興起,TICC也成為眾多會議、各類型演藝活動會、研討會、產品發表會之重點舉辦場地,至今每年約有八百餘場的各類會展在此地進行。截至目前為止,TICC也是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簡稱ICCA)與國際會議中心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gress Centres,簡稱AIPC)的會員。
目录
主要設施编辑
樓層從2M延至6M、樓高26公尺,舞台寬約23公尺的大會堂,提供大型演講、研討會、藝文表演、演唱會、企業大型聚會時使用,座位可容納3100人,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室內會議場所,並擁有6種語言的同步口譯設備,許多國際性的大型會議與各類型演藝活動會選在此處舉辦。
依照規模,有大、中、小之分。其中,101、201等兩間大型會議室,挑高5.6公尺,設有專業隔板,可彈性分間使用,最大容納量達800人,此兩間會議室亦可搭建展覽攤位,舉辦小型展覽。 102、105、202、203及401等其他中小型會議室,可供舉辦50至200人的研討會。103會議室已改造為數位攝影棚,提供直播及錄影之創新數位會議服務。
逢大型研討會或展覽進行時,在一、二樓南北走廊區也會提供給廠商設置展覽攤位。一樓大廳兩側休息區也可租用,進行小型展覽。大廳服務台除提供諮詢服務外,備有會展季刊與各種導覽簡介,供參觀者索取。
有宴會廳、貴賓廳、翠庭與南軒、北軒、雅軒、悅軒等用餐廳室,目前是天成飯店集團承攬經營,名稱為「天成大飯店TICC世貿會館」,提供各類型宴會使用。各餐廳除提供館內展會活動所需的餐宴外,同時宴會廳、貴賓廳及南軒、北軒、雅軒、悅軒皆為餐會型會議室,可租用辦理頒獎典禮、研討會、記者會等各式活動。而在一樓有路易莎咖啡提供飲品、簡餐。
在1989年12月啟用的同時,知名景觀雕塑家楊英風完成了雕塑作品《天下為公》,放置於莊敬路入口大廳處,採用不鏽鋼材質的鏡面反射,希望將本身的圓融具足特色與環境、觀者相諧,進而達成天人合一之境[4][5][6]。
主要活動编辑
爭議問題编辑
会议部分:主体建筑六层,为圆形布局,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由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厅、1200人的国际报告厅、两个400人的会议厅及十几个中小型会议室组成,屋顶由直径154米的中心桅杆斜拉、12个三枝树柱支撑的桁架拱结构组成,呈折叠圆锥状。
展览中心:主体建筑两层,辅楼六层,建筑面积16.68万平方米。由两个展馆、会议室、餐饮设施、办公室及商店等组成。两个展馆共可设置3,560个9平方米的国际标准展位,展馆跨度102米并设有五道活动隔段,可把展馆分割成6个独立展览会;二层展馆为无柱间隔。车辆可直接驶入两个展馆布展或撤展。
服务流程
一站式会议活动服务平台
会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