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兰州新区市民广场,总建筑面积15万㎡,一二期项目总计包含10个展厅,场馆内无柱式大空间能满足不同规模的办展需求,从会展经济发展硬件上有效填补了甘肃省内无5万㎡以上规模场馆的空白。华东院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文化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彰显在会议会展综合体领域的原创设计实力。

总体鸟瞰图

表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的建筑语汇

如果说“形”的设计是从场地的动态肌理和人流动线出发建立的建筑体型和景观环境的融合,那么“态”的设计则是从文化层面的深度考究,由西北大漠不同的人文环境决定其文化符号的理解。现代材料的地域表现不仅仅是对所在区域材料的物质性表现,更多的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材料的人文内涵进行提炼。

功能可持续

强调灵活可变的空间尺度

满足功能始终是设计的重中之重,灵活可变的展览空间,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是提高场馆利用水平和利用程度的重要手段。大空间展厅可分可合,作为展览,展会,文艺演出,宴会,走秀等场所灵活布置。

场馆内场实景图

生态可持续

打造生态绿色的活力公园

如何保持并加强城市背景下自然场所的特质和归属感,提高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筑师以创造“活力新区”为初衷,深刻解读建筑与人、环境、城市的关系,通过打造生态绿色的公园,吸引人流,聚揽人气,并将整个区域作为城市功能的补充,带动周边发展,提升区域价值。

社会可持续

提升区域价值的城市地标

当代建筑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的问题,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会展建筑建成运营的最大功能则是带动城市片区的活力,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属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院级统筹和指导下,华东院事业四部在全国范围内设计了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安庆会展中心、徐州国际会展中心、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标项目。此次兰州新区丝路绿地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兰州新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性项目,自落户、建设到开馆,备受社会关注。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分会场作为项目首次承接的重大展会,充分展示出会展经济迸发出的新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将有力提升兰州新区品牌形象,助推兰州新区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互利共赢。

项目档案

绿地中国丝路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兰州新区绿地丝路会展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会展建筑

设计时间:2020年5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