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國家會展產業及推廣國際貿易,經濟部於2009年舉辦「國家會展中心–南港展覽館二館」競圖,由本所與德國Gerkan, Marg and Partners組成的設計團隊勝出,歷經近十年艱辛的設計與施工過程,於2019年3月正式開幕啟用。
設計以「翠玉藏市」為發想,呼應在地歷史文化,傳遞南港地區的商業風貌。外牆構造以透光條狀玻璃帷幕呈現主體建築如玉石般晶剔質感,入夜後光彩熠熠,展現都會活力。造型屋頂以立體桿件形成天際線,創造視線起伏的穿透感,象徵南港風起雲湧的經貿願景,為昔日基隆河的貿易水岸歷史賦予新意。
二館定位為「新世代展覽館」,以具有最大彈性使用的建築設計結合創新結構,應對未來展覽與會議空間需求。全館共有三層展場,分布於一樓、四樓與七樓;四樓展場配有一對雙向坡道,便於重車進出以利佈展;七樓以立體鋼構桁架構築出54*72米大跨距之11米挑高空間,配置星光長廊與空中花園,不僅具備展覽功能,亦可作為多功能會議中心。展館總面積達160,400平方公尺,室內劃設總數2,104個標準攤位,結合280座重型戶外展位,總計提供2,384單元展攤。
為發展國家會展產業及推廣國際貿易,經濟部於2009年舉辦「國家會展中心–南港展覽館二館」競圖,由本所與德國Gerkan, Marg and Partners組成的設計團隊勝出,歷經近十年艱辛的設計與施工過程,於2019年3月正式開幕啟用。
設計以「翠玉藏市」為發想,呼應在地歷史文化,傳遞南港地區的商業風貌。外牆構造以透光條狀玻璃帷幕呈現主體建築如玉石般晶剔質感,入夜後光彩熠熠,展現都會活力。造型屋頂以立體桿件形成天際線,創造視線起伏的穿透感,象徵南港風起雲湧的經貿願景,為昔日基隆河的貿易水岸歷史賦予新意。
二館定位為「新世代展覽館」,以具有最大彈性使用的建築設計結合創新結構,應對未來展覽與會議空間需求。全館共有三層展場,分布於一樓、四樓與七樓;四樓展場配有一對雙向坡道,便於重車進出以利佈展;七樓以立體鋼構桁架構築出54*72米大跨距之11米挑高空間,配置星光長廊與空中花園,不僅具備展覽功能,亦可作為多功能會議中心。展館總面積達160,400平方公尺,室內劃設總數2,104個標準攤位,結合280座重型戶外展位,總計提供2,384單元展攤。
現有的台北南港展覽中心因未來發展需要,須在鄰近土地擴建新展場。新展館的競圖,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Gerkan, Marg and Partners組成的團隊,拔得頭籌。
獲勝的方案,為兩層會展展場及一個可容納2,400人的會議中心。這棟展館俐落的長方體造型將巧妙地嵌入周圍都市脈絡中。展館的摺疊屋頂簡單而耀眼,減低整棟建築外觀上的高度,南北側由半透明的綠色玻璃所包覆。立面由水平橫條的閃亮玻璃組成,激發對玉石的聯想。
東側立面主要入口及前廳全由玻璃圍成。挑高兩倍的入口在夜晚特別醒目;西邊的入口則保持封閉以形成對比。
本案以水的意念與既有展覽館的風帆意像呼應,貼切的詮釋出與世界經貿接軌的願景,並經由團隊國內外的經驗整合,落實在地人文與綠建築理念,具體呈現科技工藝的現代會展中心。
座落地點: 台北市南港區
結構系統: 鋼筋混凝土
基地面積: 33,594㎡
建築面積: 25,839㎡
總樓地板面積: 156,704㎡
現有的台北南港展覽中心因未來發展需要,須在鄰近土地擴建新展場。新展館的競圖,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Gerkan, Marg and Partners組成的團隊,拔得頭籌。
獲勝的方案,為兩層會展展場及一個可容納2,400人的會議中心。這棟展館俐落的長方體造型將巧妙地嵌入周圍都市脈絡中。展館的摺疊屋頂簡單而耀眼,減低整棟建築外觀上的高度,南北側由半透明的綠色玻璃所包覆。立面由水平橫條的閃亮玻璃組成,激發對玉石的聯想。
東側立面主要入口及前廳全由玻璃圍成。挑高兩倍的入口在夜晚特別醒目;西邊的入口則保持封閉以形成對比。
本案以水的意念與既有展覽館的風帆意像呼應,貼切的詮釋出與世界經貿接軌的願景,並經由團隊國內外的經驗整合,落實在地人文與綠建築理念,具體呈現科技工藝的現代會展中心。
座落地點: 台北市南港區
結構系統: 鋼筋混凝土
基地面積: 33,594㎡
建築面積: 25,839㎡
總樓地板面積: 15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