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成海建议,加快会展业复苏,更好地助力经济稳增长。

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上海会展行业维持在“半年营业,半年歇业”的情况。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上海市会展业在展览数量和规模方面较疫情前均大幅度缩减,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542个,举办总面积1086.02万平方米,与2020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与2019年相比办展数量、展览面积均缩减近 50%。

同时,国际展会受影响也较为明显,全年举办国际展 142个,展览面积 932.84万平方米;与2020年同期相比展览数量减少21.55%,展览面积减少6.76%。与2019年相比展览数量减少超50%,总面积缩减超1/3。

为改善会展业面临的困局,加快推进会展业复苏,孙成海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展会业务指导,多渠道推动会展业全面复苏;二是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多方位引进会展业高端人才;三是加快上下游企业集聚,多形式拉动会展业产业发展;四是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多层次支持会展业转型升级。

孙成海呼吁,结合会展业发展定位,建议制定细化会展人才配套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会展人才,加大对会展人才服务保障,把会展业列入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推进政策得到有效落地实施。同时,发挥会展经济作为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重要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虹桥会展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和中小型会展服务企业入驻,在税费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会展业相关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为配套的会展产业集群,营造会展产业健康生态,形成上海会展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2022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成海建议,加快会展业复苏,更好地助力经济稳增长。

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上海会展行业维持在“半年营业,半年歇业”的情况。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上海市会展业在展览数量和规模方面较疫情前均大幅度缩减,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542个,举办总面积1086.02万平方米,与2020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与2019年相比办展数量、展览面积均缩减近 50%。

同时,国际展会受影响也较为明显,全年举办国际展 142个,展览面积 932.84万平方米;与2020年同期相比展览数量减少21.55%,展览面积减少6.76%。与2019年相比展览数量减少超50%,总面积缩减超1/3。

为改善会展业面临的困局,加快推进会展业复苏,孙成海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展会业务指导,多渠道推动会展业全面复苏;二是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多方位引进会展业高端人才;三是加快上下游企业集聚,多形式拉动会展业产业发展;四是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多层次支持会展业转型升级。

孙成海呼吁,结合会展业发展定位,建议制定细化会展人才配套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会展人才,加大对会展人才服务保障,把会展业列入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推进政策得到有效落地实施。同时,发挥会展经济作为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重要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虹桥会展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和中小型会展服务企业入驻,在税费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会展业相关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为配套的会展产业集群,营造会展产业健康生态,形成上海会展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四叶草”15个展厅单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四叶草”内还有上海西区面积最大的演艺场所——“虹馆”……这一切,让这座会展“巨无霸”实至名归。建成运营以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中国速度”闯入国际会展业,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大展成为常客

■2018年起,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为载体,四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发出中国开放“最强音”。截至目前,第五届进博会将展商参展报名、签约踊跃,签约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当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降时俯瞰大地,一朵巨大的银色“四叶草”映入眼帘,四片叶面舒展之间,造就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座建筑总规模超150万平方米、铺满整整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型建筑,不仅相当于2.5个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还将40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酒店融为一体,堪称中国乃至全球会展业的“超级航母”。

它也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更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核中之核”,毫无疑问,它是上海的城市新地标。

“幸运草”有“中国速度”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形状如“四叶草”,4片展馆区域犹如4枚叶片,从中央广场向四方展开,15个展厅单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其中,1个单层“无柱展厅”净高达34米,穹顶跨度达108米。在“四叶草”中心,是7层环形观光走廊以及1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四叶草”内还有上海西区面积最大的演艺场所——“虹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拥有近8000个座位……这一切,让这座会展“巨无霸”实至名归。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商业广场。(来源:国展中心官微)

为何设计成“四叶草”形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基地有限,又位于机场临空区,高度限制在43米以下,会展建筑典型的分散布局方式行不通,也不能向高空发展,于是,中外联合设计团队因势利导,横向保持最短的观展路线,竖向可从高空俯瞰建筑。最终,民间传说中极为稀有的、既能凸显整体标志形象又能创造出高效集中布局的“四叶草”图案被采纳为设计原型。

四叶草是民间传说中的“幸运草”,这样的造型也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带来了幸运的寓意。2011年启动建设,2014年完工开始试运营,2016年全面运营,国家会展中心以“中国速度”闯入国际会展业,引来各行业龙头展会纷纷入驻: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和秋季联展、健康产业领袖峰会、上海国际时尚育儿产业博览会(孕婴童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大展,都已成为国家会展中心的常客。

“金色大门”越开越大

如果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比作一位曾经青涩的少年,那么四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为它戴上了“成人礼”的“桂冠”。2018年起,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为载体,四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在这里,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四年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发出中国开放“最强音”——

“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

“进博时间”忙碌充实,“四叶草”里好戏连台。行走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个个的巨大展馆里,能看见如万花筒般缤纷的万国奇货,听见各种语言说着“你好”,真切感受到货物“大海”的体量。

一名参加进博会的“四朝元老”,总爱把进博会比喻为通向中国广阔市场的“金色大门”。如今,这扇“金色大门”越开越大,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2700亿美元。

首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

第二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第三届和第四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愿热度不减。第三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额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消费品展区面积9万平方米,展区汇集各种“酷”科技与“最”潮流,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受到参观者青睐。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第四届进博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36.6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达281家,其中近40家为首次亮相的新朋友,有120多家是连续四届参展的老朋友。

更令人欣慰的是,第三、第四届进博会疫情防控均实现零感染、零发生、零事故,为“中国机遇”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多个品牌展示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发(郝昭 摄)

开放平台永不落幕。第五届进博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截至目前,展商参展报名、签约踊跃,签约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四叶草”15个展厅单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四叶草”内还有上海西区面积最大的演艺场所——“虹馆”……这一切,让这座会展“巨无霸”实至名归。建成运营以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中国速度”闯入国际会展业,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大展成为常客

■2018年起,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为载体,四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发出中国开放“最强音”。截至目前,第五届进博会将展商参展报名、签约踊跃,签约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当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降时俯瞰大地,一朵巨大的银色“四叶草”映入眼帘,四片叶面舒展之间,造就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座建筑总规模超150万平方米、铺满整整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型建筑,不仅相当于2.5个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还将40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酒店融为一体,堪称中国乃至全球会展业的“超级航母”。

它也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更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核中之核”,毫无疑问,它是上海的城市新地标。

“幸运草”有“中国速度”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形状如“四叶草”,4片展馆区域犹如4枚叶片,从中央广场向四方展开,15个展厅单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其中,1个单层“无柱展厅”净高达34米,穹顶跨度达108米。在“四叶草”中心,是7层环形观光走廊以及1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四叶草”内还有上海西区面积最大的演艺场所——“虹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拥有近8000个座位……这一切,让这座会展“巨无霸”实至名归。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商业广场。(来源:国展中心官微)

为何设计成“四叶草”形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基地有限,又位于机场临空区,高度限制在43米以下,会展建筑典型的分散布局方式行不通,也不能向高空发展,于是,中外联合设计团队因势利导,横向保持最短的观展路线,竖向可从高空俯瞰建筑。最终,民间传说中极为稀有的、既能凸显整体标志形象又能创造出高效集中布局的“四叶草”图案被采纳为设计原型。

四叶草是民间传说中的“幸运草”,这样的造型也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带来了幸运的寓意。2011年启动建设,2014年完工开始试运营,2016年全面运营,国家会展中心以“中国速度”闯入国际会展业,引来各行业龙头展会纷纷入驻: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和秋季联展、健康产业领袖峰会、上海国际时尚育儿产业博览会(孕婴童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大展,都已成为国家会展中心的常客。

“金色大门”越开越大

如果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比作一位曾经青涩的少年,那么四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为它戴上了“成人礼”的“桂冠”。2018年起,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为载体,四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在这里,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四年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发出中国开放“最强音”——

“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

“进博时间”忙碌充实,“四叶草”里好戏连台。行走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个个的巨大展馆里,能看见如万花筒般缤纷的万国奇货,听见各种语言说着“你好”,真切感受到货物“大海”的体量。

一名参加进博会的“四朝元老”,总爱把进博会比喻为通向中国广阔市场的“金色大门”。如今,这扇“金色大门”越开越大,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2700亿美元。

首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

第二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第三届和第四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愿热度不减。第三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额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消费品展区面积9万平方米,展区汇集各种“酷”科技与“最”潮流,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受到参观者青睐。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第四届进博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36.6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达281家,其中近40家为首次亮相的新朋友,有120多家是连续四届参展的老朋友。

更令人欣慰的是,第三、第四届进博会疫情防控均实现零感染、零发生、零事故,为“中国机遇”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多个品牌展示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发(郝昭 摄)

开放平台永不落幕。第五届进博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截至目前,展商参展报名、签约踊跃,签约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