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在深圳西海岸大空港地区举行落成仪式,这一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主体工程正式落成展示的不仅仅是深圳速度,背后更有着与华为共写的智慧篇章。
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董非)近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在深圳西海岸大空港地区举行落成仪式,这一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主体工程正式落成展示的不仅仅是深圳速度,背后更有着与华为共写的智慧篇章。
大空港是谁?深圳的城市窗口
深圳大空港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和广深港经济带核心位置,是深圳“创新、创业”的经济新引擎、空间新载体,对深圳实现有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和长远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空港地区总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是前海合作区的6倍。它包含了空港新城、宝安机场、海上田园、机场码头、综合港区等重大项目,由于客流、物流、信息流集中,机场周边将逐步成为一个临空经济圈。
如果说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大空港的基础建设,那么“两中心一馆”就是大空港的发展核心,特别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下8项世界之最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整体完建后,室内展览面积可达到50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市未来的城市新名片,这张城市新名片带来了新的数字使命。
打造全球第一的数字化展馆
“展馆的演进,不仅是外观、设计、名称等表现上的变化,更是功能、定位、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变化。我们追求的全球第一不只是面积、接待量的第一,更是数字化建设、在行业创新上的第一。”国际会展中心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任春磊说,“现代会展场馆面临着巨大的人流、车流潮汐化集散需求,确保安全、有序的管理是智慧化场馆的首要课题;除此之外,智慧化场馆也要同时考虑到行业上下游角色更加多样化,提升主办方、主场运营商、参展商、观众、各类服务商等等对展馆的需求,满足类型多样化、地域范围广泛化的要求;国际会展中心更肩负着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使命,利用大数据加快与相关展业深度融合是智慧场馆的最高目标。”2017年至今, 华为携手项目运营商招商蛇口,为更好地落实国际一流展馆的建设,通过智慧化顶层设计完成了支撑智慧化业务蓝图的应用架构及解决方案设计,最终确立了以用户体验增强、运营提升、驱动业务创新的三大核心思路,向国际一流的第四代智慧化展馆迈进。
智慧体验,40万人的数字纽带:
走入场馆的那一刻起,观众就对场馆体验提出了需求:是否有畅通的网络?是否有实时的导览?是否有新的VR体验?是否能够有更丰富的游览线路等等。场馆负责人介绍,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馆后将形成单日最高40万人流量,如何给每一位观众、参展商带来更好的体验,对数字化建设是巨大的要求。华为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打造了以智简网络、高密无线网络、随选网络等方案组成的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会展行业特色的潮汐式人流,提升用户体验,覆盖包括室外、停车场等全场馆场所用户的全网络运行,并通过华为的5G技术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按照场馆接待人数极限值30%同时通信的估算,解决在场馆内12万人同时接听电话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参展各方的数字体验。“这些技术带来的体验感,将优于国内、国际的同类展馆”任春磊谈到,“得益于这些网络技术,平台能力、支撑能力和集成能力的全面开放,会展中心正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新型智慧会展合作生态圈,未来还将实现互动体验平台、VR导航、全景式会展导览应用等服务,打造便捷会展服务体系,提供数字化智慧会展互动体验。”
近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在深圳西海岸大空港地区举行落成仪式,这一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主体工程正式落成展示的不仅仅是深圳速度,背后更有着与华为共写的智慧篇章。
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董非)近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在深圳西海岸大空港地区举行落成仪式,这一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主体工程正式落成展示的不仅仅是深圳速度,背后更有着与华为共写的智慧篇章。
大空港是谁?深圳的城市窗口
深圳大空港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和广深港经济带核心位置,是深圳“创新、创业”的经济新引擎、空间新载体,对深圳实现有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和长远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空港地区总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是前海合作区的6倍。它包含了空港新城、宝安机场、海上田园、机场码头、综合港区等重大项目,由于客流、物流、信息流集中,机场周边将逐步成为一个临空经济圈。
如果说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大空港的基础建设,那么“两中心一馆”就是大空港的发展核心,特别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下8项世界之最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整体完建后,室内展览面积可达到50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市未来的城市新名片,这张城市新名片带来了新的数字使命。
打造全球第一的数字化展馆
“展馆的演进,不仅是外观、设计、名称等表现上的变化,更是功能、定位、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变化。我们追求的全球第一不只是面积、接待量的第一,更是数字化建设、在行业创新上的第一。”国际会展中心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任春磊说,“现代会展场馆面临着巨大的人流、车流潮汐化集散需求,确保安全、有序的管理是智慧化场馆的首要课题;除此之外,智慧化场馆也要同时考虑到行业上下游角色更加多样化,提升主办方、主场运营商、参展商、观众、各类服务商等等对展馆的需求,满足类型多样化、地域范围广泛化的要求;国际会展中心更肩负着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使命,利用大数据加快与相关展业深度融合是智慧场馆的最高目标。”2017年至今, 华为携手项目运营商招商蛇口,为更好地落实国际一流展馆的建设,通过智慧化顶层设计完成了支撑智慧化业务蓝图的应用架构及解决方案设计,最终确立了以用户体验增强、运营提升、驱动业务创新的三大核心思路,向国际一流的第四代智慧化展馆迈进。
智慧体验,40万人的数字纽带:
走入场馆的那一刻起,观众就对场馆体验提出了需求:是否有畅通的网络?是否有实时的导览?是否有新的VR体验?是否能够有更丰富的游览线路等等。场馆负责人介绍,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馆后将形成单日最高40万人流量,如何给每一位观众、参展商带来更好的体验,对数字化建设是巨大的要求。华为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打造了以智简网络、高密无线网络、随选网络等方案组成的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会展行业特色的潮汐式人流,提升用户体验,覆盖包括室外、停车场等全场馆场所用户的全网络运行,并通过华为的5G技术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按照场馆接待人数极限值30%同时通信的估算,解决在场馆内12万人同时接听电话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参展各方的数字体验。“这些技术带来的体验感,将优于国内、国际的同类展馆”任春磊谈到,“得益于这些网络技术,平台能力、支撑能力和集成能力的全面开放,会展中心正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新型智慧会展合作生态圈,未来还将实现互动体验平台、VR导航、全景式会展导览应用等服务,打造便捷会展服务体系,提供数字化智慧会展互动体验。”
智慧运营,全新一代绿色展馆
随着展馆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发展,展馆运营面临着:会场异常身份人员难识别,安防问题处理效率低;展会综合分析不全面,展会效果难评判;设备状态不可视,缺少精细化管理措施,运营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服务质量难保证等问题。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于沃土数字平台,通过融合通信、智慧运营管理中心 ( IOC)完成一体化应用平台规划,实现会展从规划到撤展全过程信息贯通,统一平台式的运营管理大大提升了会展业务运营全生命周期的营运效率。同时,为客户建立了洞察信息、善用资源、预见问题的会展指挥舱——智慧运营监控与智慧指挥调度,保障日常运营并指导业务决策。这些数据不仅能够为场馆的日常运营决策提供支撑,也为场馆的绿色运营、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运营管理中心不仅能管理数据,也能根据场馆的人流状态动态调整水电气、设备、网络、环境垃圾等其他各类资源的管理。”任春磊强调,“致力于在做好智慧化会展中心的同时,做到绿色运营新场馆。”
▲长条形“鱼骨式”布局结构,为来客提供开阔舒适的停留等候空间,满足大量人流集散需求。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张焱焱 摄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郭宇立 刘小涛) 一期工程相当于6个“鸟巢”,单个展厅最大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总用钢量相当于37座埃菲尔铁塔;地下室可容纳9000辆小汽车……9月28日上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成仪式举行,整体建成后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
深圳建市以来最大单体建筑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全球第一个集大型建筑、轨道交通、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同时开发的建筑工程。
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志达介绍,“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规模是深圳建市以来绝无仅有的,也是全球房屋建筑领域内钢结构用钢量最多、一次性投入机械设备最多的建筑工程。”刘志达表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链接港澳、辐射全球的国际一流会展业平台,建成后将助力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率先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新高地。
一期项目建成19个展厅
俯视会场全景,19座展厅造型流线起伏,独具一格的鱼骨式布局结构十分清晰,会场沿中央廊道东西对称排列。1.7公里长的中央廊道,串联了19个展厅及两个登录大厅,各个展厅既可独立使用,也可根据需求灵活组合使用。
除展厅外,结合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配备的有约64.2万平方米的会议、办公、餐饮、仓储,约56.3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约154.3万平方米的配套商业(包含22.86万平方米的商业、25万平方米的酒店、70万平方米的公寓),以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5家五星级、14家四星级酒店提供服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可满足各类大型展会活动的举办需求。
会场设计意向取自深圳元素
全球建筑面积最大单体建筑、全球最大面积的金属屋面、全球最大单个展厅、全球房屋建筑领域总用钢量最大……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创下8项世界之最。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标志建筑对设计方案的要求极高,经国内外专家评审,最终由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与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中标。
据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JEANPISTRE介绍,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意向主要提取自深圳元素,如山海花城、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展厅及登录厅屋顶规则的曲面形成丰富的光影肌理,屋面颜色提取了杜鹃的紫色渐变到海天的蓝色,使之成为深圳标志性极强的第五立面,构建出充满生机及未来感的建筑空间。
将塑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宝安区空港新城,地处珠三角中心,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区域。未来,新展馆周边将逐步规划为“三城一港”,“三城”分别为国际会展城、海洋新城、会展田园城,“一港”为综合港区。
据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设计方案中,会展综合发展区提出了一河(福永海河)、两带(会展中心核心功能带、会展休闲带)、三片区(西岸片区、东岸片区和南岸片区)的区域规划结构,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产业辐射周边,带动周边配套综合功能区域的发展,拉动第三产业。
作为发展会展业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深圳未来百年发展大计的标志性工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圳全力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圳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别礼物。
项目建设8项“世界之最”
1。整体建成后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2。全球建安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建筑。3。全球总展厅面积最大、单个展厅面积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4。钢结构用钢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5。基坑土方挖运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6。全球房屋建筑领域面积最大、长度最长的无缝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7。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一次性投入机械设备最多的施工项目。8。全球第一个集地铁、周边市政道路桥梁及管廊、水利工程同时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
广东大小事,粤睇粤有料!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就爱广东(gd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