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環方向可經龍和道、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及港灣道。前往一期卸貨區,由中環方向可經龍和道、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港灣道、菲林明道及會議道。
由銅鑼灣方向可左轉入菲林明道,於告士打道掉頭經菲林明道左轉入會議道往一期卸貨區或左轉入菲林明道,於告士打道掉頭經菲林明道左轉入會議道及港灣道往港灣道入口。另外,可經龍和道左轉入會議道往一期卸貨區,或經龍和道左轉入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港灣道、菲林明道及會議道往一期卸貨區或經龍和道左轉入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港灣道往港灣道入口。
由灣仔方向可經菲林明道及會議道往一期卸貨區或經菲林明道、會議道及港灣道往港灣道入口。
由北角方向可經龍和道左轉入港灣道、菲林明道及會議道往一期卸貨區或港灣道往港灣道入口。
前往會展中心二期
由中環方向可經博覽道或龍和道、博覽道東及博覽道。
由銅鑼灣方向可經龍和道、立法會道、龍匯道、龍合街、龍和道及博覽道東或港灣道、分域碼頭道、龍合街、龍和道、博覽道東及博覽道。
由北角方向可經龍和道左轉入龍景街,右轉入分域碼頭街,經龍合街、龍和道及博覽道東。
前往停車場
鄰近會展中心有會展廣場停車場(港灣道)及博覽道中停車場(連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二期)。請按此處瀏覽停車場收費詳情。
前往會展廣場停車場(港灣道)
由中環方向可經龍和道、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及港灣道。
由銅鑼灣方向可經龍和道左轉入會議道及港灣道,或經龍和道、龍合街、分域碼頭街、 龍景街及港灣道。
由灣仔方向可經菲林明道、會議道及港灣道。
由北角方向可經龍和道左轉入龍景街及港灣道。
會展Exhibition Centre
會展站B出入口(2022年7月)
中文站名
會展站
英語站名
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
英語代碼
EXC
售票機數碼
030
車站位置
車站位置
灣仔區會議道與菲林明道交界之東南
街道圖
會展站街道圖
位置圖
會展站位置圖
車站佈置
車站色系
暗灰色[1]
書法字
有,在此站月台
列車服務
途經路綫
東鐵綫
列車服務時間
05:58 – 00:49
接駁公共交通
巴士、的士
啟用日期
2022年5月15日
結構及設施
車站用途
中途站
車站類型
地底車站
月台類型
側式月台
月台數目
2
出口數目
6
升降機數目
已入閘區:1非付費區:2
扶手電梯數目
已入閘區:11非付費區:13
樓梯數目
已入閘區:4非付費區:4
書法字
會展站書法字
車站位置
車站佈置
列車服務
結構及設施
書法字
會展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2])是港鐵東鐵綫其中一個車站,位於港島灣仔區灣仔北會議道與菲林明道交界之東南(即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舊址,現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鷹君中心與海港中心以北。車站得名自其西面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服務往返灣仔北部展覽、會議及商業設施之乘客。
根據沙田至中環綫最終定線,東鐵綫接駁沙中綫過海段(併入東鐵綫)到達會展站,然後以金鐘站為終點站。車站上蓋原定會發展會議及商業設施,高度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50米,但已於2020年11月25日因技術問題而宣佈擱置[3]。另於站體西北部會有14,000平方呎公共休憩空間,有最少30%的綠化空間,並由營運商管理、維修,全日對外免費開放。
目次
車站象徵
會展站以暗灰色為主色調。
車站結構與設施
會展站採用三層設計,下兩層月台為側式月台。
出口設有之無障礙設施: 升降機 / 斜道 / 盲人引導徑
列車服務
會展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的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車站票務
港鐵都會票及部分港鐵紀念車票亦適用於此站。
由此站前往各行車綫車站的車資:
鄰接車站
會展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另外,由此站步行至港島綫的灣仔站距離大約500米,但兩站並無站外轉乘安排。
歷史
參見:北港島綫
根據1994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北港島綫設於會展附近的車站乃一中型鐵路車站,命名為「會展中心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並同時作為南港島綫終點站。至2000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會展站(Exhibition Station)的名稱和發展細節才與最終定案相似。
北港島綫會展站選址方面,最初在當時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下,後來因應灣仔填海區發展,而北移至第三期填海區上。自從灣仔第三期填海被否決後,車站具體選址尚未有定案。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在2004年2月提交的沙中綫最終方案擬稿,九鐵沙中綫會展站獨立於地鐵北港島綫車站,位於港灣道地底,將為一個三層結構,設有兩個車站月台供南北走廊使用,以上下兩個側式月台方式排列。南北綫車站並以長約100米的行人通道連接位於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的北港島綫車站。
其後,兩家鐵路公司共同制定在合併後推行的沙中綫合併方案,並於2005年7月向政府提交該方案的建議書。其中會展站會從港灣道移往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下,以便更能配合灣仔北未來發展,並更方便乘客日後轉乘北港島綫。[4]
會展站主體工程不僅涉及極為複雜的施工程序,而且工地範圍較大,如前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前灣仔游泳池及前港灣道體育館等設施,均需待重置後才可將原有設施拆卸,以騰出空間建造會展站。
新港灣道體育館已於2017年5月落成並開放予公眾使用,港鐵公司於一個月內完成原有體育館拆卸工作,並隨即進行土質勘探工作。位於前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及前灣仔游泳池工地的會展站挖掘工程,已分別於2017年7月及8月展開。當相關工程完成後,便可進行會展站餘下的垂直隔牆建造工程。
會展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2])是港鐵東鐵綫其中一個車站,位於港島灣仔區灣仔北會議道與菲林明道交界之東南(即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舊址,現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鷹君中心與海港中心以北。車站得名自其西面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服務往返灣仔北部展覽、會議及商業設施之乘客。
根據沙田至中環綫最終定線,東鐵綫接駁沙中綫過海段(併入東鐵綫)到達會展站,然後以金鐘站為終點站。車站上蓋原定會發展會議及商業設施,高度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50米,但已於2020年11月25日因技術問題而宣佈擱置[3]。另於站體西北部會有14,000平方呎公共休憩空間,有最少30%的綠化空間,並由營運商管理、維修,全日對外免費開放。
目次
車站象徵
會展站以暗灰色為主色調。
車站結構與設施
會展站採用三層設計,下兩層月台為側式月台。
出口設有之無障礙設施: 升降機 / 斜道 / 盲人引導徑
列車服務
會展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的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車站票務
港鐵都會票及部分港鐵紀念車票亦適用於此站。
由此站前往各行車綫車站的車資:
鄰接車站
會展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另外,由此站步行至港島綫的灣仔站距離大約500米,但兩站並無站外轉乘安排。
歷史
參見:北港島綫
根據1994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北港島綫設於會展附近的車站乃一中型鐵路車站,命名為「會展中心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並同時作為南港島綫終點站。至2000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會展站(Exhibition Station)的名稱和發展細節才與最終定案相似。
北港島綫會展站選址方面,最初在當時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下,後來因應灣仔填海區發展,而北移至第三期填海區上。自從灣仔第三期填海被否決後,車站具體選址尚未有定案。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在2004年2月提交的沙中綫最終方案擬稿,九鐵沙中綫會展站獨立於地鐵北港島綫車站,位於港灣道地底,將為一個三層結構,設有兩個車站月台供南北走廊使用,以上下兩個側式月台方式排列。南北綫車站並以長約100米的行人通道連接位於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的北港島綫車站。
其後,兩家鐵路公司共同制定在合併後推行的沙中綫合併方案,並於2005年7月向政府提交該方案的建議書。其中會展站會從港灣道移往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下,以便更能配合灣仔北未來發展,並更方便乘客日後轉乘北港島綫。[4]
會展站主體工程不僅涉及極為複雜的施工程序,而且工地範圍較大,如前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前灣仔游泳池及前港灣道體育館等設施,均需待重置後才可將原有設施拆卸,以騰出空間建造會展站。
新港灣道體育館已於2017年5月落成並開放予公眾使用,港鐵公司於一個月內完成原有體育館拆卸工作,並隨即進行土質勘探工作。位於前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及前灣仔游泳池工地的會展站挖掘工程,已分別於2017年7月及8月展開。當相關工程完成後,便可進行會展站餘下的垂直隔牆建造工程。
興建工程如火如荼之際,政府與港鐵在2017年11月末將此站英文名稱修改,由「Exhibition」改為「Exhibition Centre」[5]。
2020年11月12日,會展站平頂,意味著「紅磡至金鐘段」的土木工程大致完成。車站隨即正式展開軌道鋪設工程、機電工程及其他後期裝修工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