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不止一个板块目前制定出了“再造一条锦业路”的目标,试图复制锦业路板块发展的神话。

其中包括高新CID、曲江CCBD、港务区、高铁新城、沣东大道、沣西新城、能源金贸区均正在集中上马超高层集群建设,如果不是由于航空因素限高的话,我估计空港、秦汉、泾河也会来凑凑热闹。

但是,西安只有一条锦业路,锦业路今天的繁华也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作为目前中国西北地区超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区域,锦业路超高层集群是经历了10年时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城市风貌。

同时,更重要的是,锦业路超高层集群的形成,背后有着高新区雄厚产业基础、经济发展的支撑。

因此,在我看来,谁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锦业路,西安只有一条锦业路。而西安其他板块,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做自己”。

此文将以一位在锦业路板块办公超过10年的地产媒体人视角,与大家分享大家今天所看到的中国西北地区最密集的摩天地标集群锦业路,在过去10年时间是怎么形成的。

1

时间拉回到2009年,当年我毕业刚到西安不久,在西华门上班。

2009年,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从高新四路与科技路交汇处的创业广场,南移4.5公里,搬迁到了锦业路与唐延路交汇处的都市之门办公。

这是高新区管委会第二次搬迁,第一次搬迁是从高新路搬到科技路上的创业广场,带动了科技路板块的发展;从创业广场搬迁到都市之门,则被看作是要带动锦业路板块发展。

当时的都市之门,只建成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建成,有几栋尚在施工当中。至于都市之门所在的锦业路板块,虽然说距离绿地打造这个区域已经5年时间,但当时的锦业路板块实际上还是比较慌、比较偏的,从城内坐着608摇了N久睡了好几觉才到达绿地世纪城。

至于超高层,当年全部是空地尚未开工,只有零散的几栋高层写字楼已经开工。

记得当年听闻绿地集团要在锦业路上打造200米以上的超高层,仰慕这个超高层已久的我在锦业路上转了好几圈寻找这栋270米的超高层工地在哪里,但转了好几圈就是没找到。当时误以为紧邻都市之门正在建设的工地就是绿地中心超高层所在地(实际上是旺都)……

因为在当年,体育场旁218米的陕西电子信息大厦保持了多年的西北第一高,因此我就很想知道超越这个当年西北第一高的建筑到底会建在哪里。

所以,10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锦业路会建设成超高层集群,我估计大多数人会说一句:吹牛逼吧!

话说,2009年西安的GDP只有2719.1亿元。

2

2011年,我们开始在锦业路办公,一直办公到现在,马上10年时间。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见证了锦业路板块过去10年时间的发展。

那一年,锦业路板块部分写字楼开始投入使用,但配套短板非常明显。犹记得当年在绿地SOHO办公的我们,午饭只有一种选择,绿地SOHO三楼的樊家肉夹馍、凉皮。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时候锦业路板块才开始有了人气,但这种人气还不足以支撑起绿地世纪城的商业街区,如今非常火爆的餐饮街区在当年冷清的根本没开业之家。

同样是在2011年,当年6月份,地处锦业路与丈八二路交汇处东北角的超高层绿地中心A座开工,由此成为锦业路上第一栋开工建设的超高层建筑。至于路对面的绿地中心B座,那是2015年9月份才开工的。

虽然说绿地中心是第一个开工的,但锦业路上第一栋建成投用的200米以上超高层则是中铁·西安中心。

2012年12月2日,也就是8年前的这个时候,地处锦业路与丈八一路交汇处西南角的中铁·西安中心开工,打造的是一栋230米的超高层。

从开工时间上来讲,中铁·西安中心比绿地中心A座晚了1年半时间,但2016年8月中铁·西安中心就建成交付,从开工到交付只用了3年8个月;而绿地中心A座建成投用是在2017年6月,从开工到建成用了6年时间。

当然,绿地中心比中铁西安中心高了30多米。

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央企的中铁,首先是不差钱的,其次本身就是干工程的,给自家盖超高层那速度更是不在话下。

中铁西安中心、绿地中心A座之后,迈科中心、永利国际金融中心、绿地中心B座这3栋“200+”超高层在2019年底之前陆续建成投入使用。212米的永威时代中心则是今年9月份建成交付的。

至此,锦业路板块目前已经有6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成投入使用。除了这6栋之外,350米高的国瑞西安金融中心,距离建成交付也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届时将进一步刷新“陕西第一高”(建成)!

与上述7栋超高层相比,锦业路上还有几栋蜗牛般速度建设的超高层,例如锦业时代、泰信大厦。

记得2011年初前在锦业时代踩盘时,置业顾问就告诉我项目规划了一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当时还年轻的我对此充满期待。

如今,将近10年时间过去了,这栋超高层还不见踪影,直到2019年才开工,目前工程刚出地坪。前天,我们公司一位同事去踩盘,置业顾问说他们这个项目公寓要卖5万元/㎡!

与蜗牛般的几栋超高层相比,2019年11月份才摘地的秦商国际中心,堪称速度非常之快,今年3月份已经开工。而秦商置业背后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第一大股东是荣民、第二大股东是天朗、第三大股东是陕西聚德、第四大股东是荣华、第五大股东是石羊……按照计划,秦商国际中心将建设1栋200米超高层、1栋100米公寓。

综上,锦业路板块目前有6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1栋即将建成,有3栋正在建设之中……共计云集10栋“200米+”。

3

除了已经建成、正在建设的超高层之外,锦业路板块实际上还规划了多栋超高层。

其中,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拆除后,原址将建设高新·绿地之樽城市综合体。该项目由绿地集团打造,总投资约10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5.6亩,项目新建建筑包括一栋380米超高层、两栋180米超高层、一栋80米高层。

目前,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还没有拆除,该项目还没有开工。

另外,西部机场置业在锦业路也有超高层项目规划。

实际上,锦业路板块除了大家所看到的超高层之外,在过去10年里还上演了太多的商业传奇故事。

绿地假日酒店西侧的商业综合体绿地·正大缤纷城,原计划2014年初开业,但实际上建成多年无法开业,直至2019底引入益田假日里之后才开业。在这5年时间里,ZOO COFFEE西安第二店曾经在这里开业,但后来又关店;益田如今接手运营之后,街区商业部分依然大部分店铺没有开业……

迈科中心,西北首座全钢结构连体建筑,引入了西北第一家君悦酒店、言几又全国第三家旗舰店……但如今,言几又开业1年多就闭店,如今这里又引入了茑屋书店。

还有绿地中心A座商业裙楼绿地缤纷荟,人气非常之冷清。

目前,锦业路板块的商务氛围在整个西安可谓是首屈一指,由于这里紧邻绕城高速出入口、再加上即将通车的地铁6号线一期,很多大公司均选址在锦业路板块办公。仅就地产企业而言,碧桂园、融创、绿地、新城、金茂、中南、华发、雅居乐、大悦城、华宇等品牌房企,均选址在此办公。

而众多的企业云集于此办公,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痛点就是锦业路板块的城市基础配套所承受的压力,包括电力、交通等等。因为,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10年时间的发展锦业路板块能够形成如此密集的办公人口聚集度。

以交通为例,上下班时间的锦业路、锦业一路、丈八一路到四路、丈八西路、唐延路南段,拥堵程度远超你的想象。交通的改善,寄希望于年底6号线的开通!

任何一个板块的发展与成熟,都需要时间的打磨,锦业路是这样,西安其它超高层集群也是这样。锦业路过去10年发展背后的支撑是高新区的实力与产业,以及城市向外拓展的必然。

因此,西安其他超高层聚集区,今天所呈现出的宏伟规划图也是需要时间的等待的,也许是10年,也许是更长的时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城市的地得 2022-10-28 19:48:58

新民晚报 2022-10-29 08:19:00

人间富贵花 2022-10-29 02:09:29

网易体育 2022-10-29 10:39:49

极目新闻 2022-10-29 12:06:21

你干嘛呢 2022-10-29 10:48:57

侃古论今 2022-10-28 20:24:00

法律故事在线 2022-10-25 00:41:44

东球弟 2022-10-29 10:17:00

城市财经 2022-10-29 11:52:29

泽平谈科技 2022-10-29 03:17:59

王家先森 2022-10-25 19:40:18

澎湃新闻 2022-10-28 19:36:25

韩韩星座 2022-10-29 04:49:03

车资讯全视角 2022-10-29 09:19:59

四只小鹿 2022-10-28 20:50:17

娱乐悦至尚 2022-10-29 08:48:23

网易体育 2022-10-29 08:05:37

界面新闻 2022-10-29 07:45:10

环球网资讯 2022-10-29 07:37:18

在西安,不止一个板块目前制定出了“再造一条锦业路”的目标,试图复制锦业路板块发展的神话。

其中包括高新CID、曲江CCBD、港务区、高铁新城、沣东大道、沣西新城、能源金贸区均正在集中上马超高层集群建设,如果不是由于航空因素限高的话,我估计空港、秦汉、泾河也会来凑凑热闹。

但是,西安只有一条锦业路,锦业路今天的繁华也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作为目前中国西北地区超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区域,锦业路超高层集群是经历了10年时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城市风貌。

同时,更重要的是,锦业路超高层集群的形成,背后有着高新区雄厚产业基础、经济发展的支撑。

因此,在我看来,谁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锦业路,西安只有一条锦业路。而西安其他板块,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做自己”。

此文将以一位在锦业路板块办公超过10年的地产媒体人视角,与大家分享大家今天所看到的中国西北地区最密集的摩天地标集群锦业路,在过去10年时间是怎么形成的。

1

时间拉回到2009年,当年我毕业刚到西安不久,在西华门上班。

2009年,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从高新四路与科技路交汇处的创业广场,南移4.5公里,搬迁到了锦业路与唐延路交汇处的都市之门办公。

这是高新区管委会第二次搬迁,第一次搬迁是从高新路搬到科技路上的创业广场,带动了科技路板块的发展;从创业广场搬迁到都市之门,则被看作是要带动锦业路板块发展。

当时的都市之门,只建成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建成,有几栋尚在施工当中。至于都市之门所在的锦业路板块,虽然说距离绿地打造这个区域已经5年时间,但当时的锦业路板块实际上还是比较慌、比较偏的,从城内坐着608摇了N久睡了好几觉才到达绿地世纪城。

至于超高层,当年全部是空地尚未开工,只有零散的几栋高层写字楼已经开工。

记得当年听闻绿地集团要在锦业路上打造200米以上的超高层,仰慕这个超高层已久的我在锦业路上转了好几圈寻找这栋270米的超高层工地在哪里,但转了好几圈就是没找到。当时误以为紧邻都市之门正在建设的工地就是绿地中心超高层所在地(实际上是旺都)……

因为在当年,体育场旁218米的陕西电子信息大厦保持了多年的西北第一高,因此我就很想知道超越这个当年西北第一高的建筑到底会建在哪里。

所以,10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锦业路会建设成超高层集群,我估计大多数人会说一句:吹牛逼吧!

话说,2009年西安的GDP只有2719.1亿元。

2

2011年,我们开始在锦业路办公,一直办公到现在,马上10年时间。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见证了锦业路板块过去10年时间的发展。

那一年,锦业路板块部分写字楼开始投入使用,但配套短板非常明显。犹记得当年在绿地SOHO办公的我们,午饭只有一种选择,绿地SOHO三楼的樊家肉夹馍、凉皮。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时候锦业路板块才开始有了人气,但这种人气还不足以支撑起绿地世纪城的商业街区,如今非常火爆的餐饮街区在当年冷清的根本没开业之家。

同样是在2011年,当年6月份,地处锦业路与丈八二路交汇处东北角的超高层绿地中心A座开工,由此成为锦业路上第一栋开工建设的超高层建筑。至于路对面的绿地中心B座,那是2015年9月份才开工的。

虽然说绿地中心是第一个开工的,但锦业路上第一栋建成投用的200米以上超高层则是中铁·西安中心。

2012年12月2日,也就是8年前的这个时候,地处锦业路与丈八一路交汇处西南角的中铁·西安中心开工,打造的是一栋230米的超高层。

从开工时间上来讲,中铁·西安中心比绿地中心A座晚了1年半时间,但2016年8月中铁·西安中心就建成交付,从开工到交付只用了3年8个月;而绿地中心A座建成投用是在2017年6月,从开工到建成用了6年时间。

当然,绿地中心比中铁西安中心高了30多米。

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央企的中铁,首先是不差钱的,其次本身就是干工程的,给自家盖超高层那速度更是不在话下。

中铁西安中心、绿地中心A座之后,迈科中心、永利国际金融中心、绿地中心B座这3栋“200+”超高层在2019年底之前陆续建成投入使用。212米的永威时代中心则是今年9月份建成交付的。

至此,锦业路板块目前已经有6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成投入使用。除了这6栋之外,350米高的国瑞西安金融中心,距离建成交付也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届时将进一步刷新“陕西第一高”(建成)!

与上述7栋超高层相比,锦业路上还有几栋蜗牛般速度建设的超高层,例如锦业时代、泰信大厦。

记得2011年初前在锦业时代踩盘时,置业顾问就告诉我项目规划了一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当时还年轻的我对此充满期待。

如今,将近10年时间过去了,这栋超高层还不见踪影,直到2019年才开工,目前工程刚出地坪。前天,我们公司一位同事去踩盘,置业顾问说他们这个项目公寓要卖5万元/㎡!

与蜗牛般的几栋超高层相比,2019年11月份才摘地的秦商国际中心,堪称速度非常之快,今年3月份已经开工。而秦商置业背后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第一大股东是荣民、第二大股东是天朗、第三大股东是陕西聚德、第四大股东是荣华、第五大股东是石羊……按照计划,秦商国际中心将建设1栋200米超高层、1栋100米公寓。

综上,锦业路板块目前有6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1栋即将建成,有3栋正在建设之中……共计云集10栋“200米+”。

3

除了已经建成、正在建设的超高层之外,锦业路板块实际上还规划了多栋超高层。

其中,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拆除后,原址将建设高新·绿地之樽城市综合体。该项目由绿地集团打造,总投资约10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5.6亩,项目新建建筑包括一栋380米超高层、两栋180米超高层、一栋80米高层。

目前,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还没有拆除,该项目还没有开工。

另外,西部机场置业在锦业路也有超高层项目规划。

实际上,锦业路板块除了大家所看到的超高层之外,在过去10年里还上演了太多的商业传奇故事。

绿地假日酒店西侧的商业综合体绿地·正大缤纷城,原计划2014年初开业,但实际上建成多年无法开业,直至2019底引入益田假日里之后才开业。在这5年时间里,ZOO COFFEE西安第二店曾经在这里开业,但后来又关店;益田如今接手运营之后,街区商业部分依然大部分店铺没有开业……

迈科中心,西北首座全钢结构连体建筑,引入了西北第一家君悦酒店、言几又全国第三家旗舰店……但如今,言几又开业1年多就闭店,如今这里又引入了茑屋书店。

还有绿地中心A座商业裙楼绿地缤纷荟,人气非常之冷清。

目前,锦业路板块的商务氛围在整个西安可谓是首屈一指,由于这里紧邻绕城高速出入口、再加上即将通车的地铁6号线一期,很多大公司均选址在锦业路板块办公。仅就地产企业而言,碧桂园、融创、绿地、新城、金茂、中南、华发、雅居乐、大悦城、华宇等品牌房企,均选址在此办公。

而众多的企业云集于此办公,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痛点就是锦业路板块的城市基础配套所承受的压力,包括电力、交通等等。因为,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10年时间的发展锦业路板块能够形成如此密集的办公人口聚集度。

以交通为例,上下班时间的锦业路、锦业一路、丈八一路到四路、丈八西路、唐延路南段,拥堵程度远超你的想象。交通的改善,寄希望于年底6号线的开通!

任何一个板块的发展与成熟,都需要时间的打磨,锦业路是这样,西安其它超高层集群也是这样。锦业路过去10年发展背后的支撑是高新区的实力与产业,以及城市向外拓展的必然。

因此,西安其他超高层聚集区,今天所呈现出的宏伟规划图也是需要时间的等待的,也许是10年,也许是更长的时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城市的地得 2022-10-28 19:48:58

人间富贵花 2022-10-29 02:09:29

你干嘛呢 2022-10-29 10:48:57

网易体育 2022-10-29 10:39:49

极目新闻 2022-10-29 12:06:21

澎湃新闻 2022-10-28 19:36:25

侃古论今 2022-10-28 20:24:00

城市财经 2022-10-29 11:52:29

法律故事在线 2022-10-25 00:41:44

东球弟 2022-10-29 10:17:00

泽平谈科技 2022-10-29 03:17:59

韩韩星座 2022-10-29 04:49:03

网易体育 2022-10-29 08:05:37

车资讯全视角 2022-10-29 09:19:59

博士观察 2022-10-28 19:59:00

娱乐悦至尚 2022-10-29 08:48:23

环球网资讯 2022-10-29 07:37:18

金陵小生生 2022-10-29 07:29:35

界面新闻 2022-10-29 07:45:10

讲不完故事 2022-10-28 13:56:56

网易体育 2022-10-29 10:29:40

涛咪电竞 2022-10-29 13:43:51

2021财经西部特刊《陕西再出发》日前出炉,全面聚焦陕西高质量、低碳化转型之路,深度解读这座科教大省、能源大省当下的改革新政逻辑,本文为封面报道系列之一。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之后,西安以“北方第一、全国第四”的人口增量,成为相关话题度极高的几座城市之一。十年增加448.5万人,总规模达到1295.29万,位列中国第八大人口城市——这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五百年中国看北京,千年中国看西安。”过去很多年里,国际国内社会更倾向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这座城市。诸如李光耀、里根、尼克松、克林顿、普京、默克尔、马克龙、莫迪等不同时期的外国政要到访中国,均曾将西安作为“必经之地”。

即使国家早先明确提出把西安建设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座国际化大都市,舆论的关注点仍集中于“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特色”等因素,少有从西安战略功能承载与综合发展资源要素的维度去观察、去讨论。

眼下,七普数据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西安的固有认知。在人口愈发成为稀缺资源、各地纷纷上演“抢人大战”的阶段,哪座城市掌握更多人口,即意味着这座城市拥有更多的投资、消费机遇,更多的发展红利与后劲。

由此自然带来决策层及资本、公众等层面,对西安更全面、更深入的重估。同时需要厘清的是,西安近年来的显著进化,到底是基于怎样的逻辑?这对于“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叠加下的内陆城市改革开放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宏观层面站上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

满载来自中国内陆腹地的出口货物,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沿着新丝路经济带,一路向西驶向欧洲诸国。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公开数据显示,中欧班列“长安号”连续数年保持开行数量、货运量、重箱率三项核心指标全国第一。其15条干线通道,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全境,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通达东西的国际物流通道,显著提升了内陆地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观察人士指出,如此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际上,回顾近年来的西安进化故事,这只是战略赋能的一个缩影。

基于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核心节点地位,以及地处国家地理几何中心、“东联西拓”功能突出的特点,这座城市正在呈现出国家战略承载规模不断扩容的态势。

战略叠加的另一面,则是西安在中国向西开放、中西部经济地理空间发展格局中,被赋予更多责任,给予更多期待。

以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明确提出,“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2018年1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西安正式成为中国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换言之,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 。

具体到西安,其所处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的11市1区,总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0万。

其中,西安以万亿元GDP体量独占鳌头;陕西的宝鸡、咸阳、渭南和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五市组成了GDP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的第二梯队;甘肃的天水、平凉和庆阳三市,则组成了GDP规模在1000亿元以内的第三梯队。且种种迹象表明,西安对陕南、陕北两大板块以及河南西部的三门峡等城市,同样具有现实影响和协同潜力。

在这一横跨数省的区域内,因为悬殊的城市能级,注定了西安要成为国家战略叠加、资源要素聚集的高地。

譬如,2020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对西安提出新定位: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一般来说,战略聚力的地方,会进一步带来政策、资本、项目、人口的加速聚集,城市成长性被进一步看涨。

仅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除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再如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洲际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获评“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名城”等,这些服务国家整体对外开放(尤其向西开放)的各类政策、项目和平台,均诞生于宏观战略叠加赋能的背景之下。

近年来,媒体频频用“‘西’引力”来描述西安,其底层逻辑也正是基于此。当然,光环有多耀眼,使命就有多艰巨——作为西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是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撬动整个西北地区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

政经观察人士指出,在西咸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西渭一体化等协同发展新部署,将会成为西安今后内陆改革开放建设的主要路径之一,这也是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红利外溢的体现。

相關文章